昨天,“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膽固醇管理·2017)”項目在京啟動。啟動會上,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資訊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五家專業機構聯合發布了《“管理膽固醇,防心梗”核心提示》,呼吁公眾及高危人群從監測血脂、管理“壞膽固醇”、識別心梗前兆等方面入手,防范心梗的發生。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健康傳播分會主任委員孔靈芝表示,《中國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已將35歲以上成年人血脂檢測率納入其主要指標中。專家指出,定期測血脂,是防心梗的前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與心梗關系密切。“壞膽固醇”水平升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進而造成血管狹窄,引發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更危險的還會導致心梗,危及生命。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指出,不同人群“壞膽固醇”的指標不同,“壞膽固醇”水平越低,防心梗的效果越好。冠心病患者及心梗高危人群應遵醫囑堅持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使“壞膽固醇”長期維持在目標水平。同時,保持良好心態、注意氣候變化、保持大便通暢,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如積極運動、戒煙限酒、少油少鹽、健康飲食等。這些都是預防心梗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