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7日)上午,市發改委召開市郊鐵路建設通報會,確定城市副中心線、懷柔—密云線兩條市郊鐵路線年底開通,至此加上此前已開通的S2延慶線,本市將形成三條市郊鐵道線路。
城市副中心線西起新建石景山衙門口站,途經北京西、北京、北京東和通州5座車站,全長約38.8公里,今年年底,先期開通北京西至通州區段,開通后全程運行時間40分鐘左右,從北京站到通州站最快25分鐘。
目前,中心城區至城市副中心間的主要通道有京通快速、京哈高速、廣渠快速路、軌道交通6號線、八通線二期、7號線東延(在建)等。城市副中心線開通后,將形成“3+4”城市交通網,進一步豐富中心城與副中心交通聯系、緩解潮汐交通壓力。
年底開通的另外一條線路懷柔—密云線,中關村科學城與懷柔科學城之間將實現“一小時交通”。該線起自昌平區黃土店站,也就是現在S2線的發車 站,途經昌平北、范各莊、懷柔北,最終抵達古北口站,全長135.6公里,全程兩個小時。該線開通后,東北地區的懷柔科學城、雁棲湖國際會都、古北水鎮等 重點功能區將快速連通,將實現兩個區域的通勤化軌道交通延伸覆蓋。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副中心線將采用CRH6A型城際動車組,與普通鐵路車型不同的是,該車型走廊通道更寬,側門開度更大,類似于地鐵車門。該車型8輛編組,坐席485人,最多可容納將近1500人,超員狀態載客量比傳統的鐵路動車組提升2倍。
在乘車費用方面,初步確定采取公交化運營,票制票價參照本市現行軌道交通票價體系,按里程和開行站點的精確位置具體測算,并整合S2線現有運營情況做優化和調整。
記者了解到,市郊鐵路主要服務于早晚高峰,結合北京市潮汐交通流特點,根據鐵路運行圖合理調度,并結合公交、地鐵站點接駁時間做具體規劃。目 前,北京東、通州站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尚不夠完善,在城市副中心線開通前,相關部門還將對站臺、站廳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功能升級,在北京站、北京西站等全國性 樞紐站設置市郊鐵路專用通道,使鐵路旅客和市郊通勤客流分離,方便通勤旅客乘車。相關負責人說:“比如整合東站周邊,與疏解整治促提升相結合,改造站點, 騰出空間方便公交停放;同步對自行車、步行等慢性交通系統進行改造,提高相關站點的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保證乘客快速集散。”J264
平谷線北京段12月全面開工
昨天,鐵科院發布軌道交通22號線即平谷線工程北京段環評報告。報告披露,北京段將于今年12月進入全面開工建設, 預計2020年12月底全線通車試運營,終點泃河灣站還預留了東延條件。
鐵科院發布的環評報告顯示,平谷線線路總長52.9公里,其中北京段30.6公里,除下穿六環路段約2.9公里地下段外,其余均為地面及高架 線。最新規劃顯示,平谷線徐辛莊至平谷段工程東起平谷區,經過河北省三河市西至通州區徐辛莊地區,整體呈東西走向。線路自北環路東端平翔路口東側起,以高 架線方式沿平谷區北環路向西敷設,出新城范圍后繼續向西至密三路折向南,沿密三路、平三鐵路,分別經過馬昌營、馬坊后進入河北省三河市,線路進入河北省后 沿平三鐵路至三河市齊心莊鎮后折向西,沿京秦高速至燕郊地區。
報告稱,平谷線的北京段共設置車站6座,其中徐辛莊站是平谷線北京段唯一一座換乘車站,可在這里與規劃城際鐵路聯絡線換乘,并預留互聯互通條件及線路向西延伸條件。屆時,通過平谷線可實現與北京首都機場、北京新機場、亦莊、大興等產業豐富的地區的聯系。
去年年底,平谷線馬坊至馬昌營區間就已開工建設,按照規劃,今年12月北京段將進入全面開工建設, 到2020年12月底全線通車試運營。開通后,線路運營時間為每天5時至22時,預計最大客流區間在燕順路站到徐辛莊站之間,早高峰客流量初期可達到2.2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