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西城亮出首條住宅區步行街

2017-09-07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西城區廣內街道達智橋胡同東口日前豎起了一個新牌樓,胡同東西側也多了兩個擋車器。原來,這里已經被改造成步行街。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這 里就盤踞著四五十家商戶,一度把七米多寬的街道擠占得僅剩兩三米。從去年開始,配合疏解整治,街道引進了準物業管理,并經居民理事會商討后,正式封街改 造。未來,街道將以達智橋步行街為范例,將周邊的金井胡同,校場三條等多條胡同打造成類似的步行街。

  從宣外大街東口走進達智橋胡同,黑底金字的牌樓和地面突出的“達智橋胡同”石刻字樣分外顯眼。“這都是改造成步行街新建的,兩個口各有兩個物業 的安保人員24小時執勤,保證人流通暢。”達智橋胡同街巷長高波說。186米的胡同中,兩旁的民居都是清一色的民國風格,青磚灰瓦。而每隔十幾米,就有一 個影壁矗立在道旁,地面則是方磚鋪成。

  韓大爺今年72歲,打小就住在達智橋胡同,說起胡同以前的樣子,韓大爺連連搖頭,“從東口進來瞧不見西口,都讓車擋住了,一到夏天,東口外面六七個大排檔,從下午到夜里鬧騰,F在,晚上來遛彎的人多了,還有打羽毛球的,街道寬了,沒車了,我們心里特痛快。”

  達智橋胡同位于宣武門外,胡同東口與莊勝崇光百貨隔街相望,這里最早稱為“韃子橋”,相傳為蒙古軍隊駐扎練兵的場所,民國時“韃子橋”雅化為 “達智橋”。這條胡同里最著名的建筑物為楊椒山祠,也就是百余年前“公車上書”的地方。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推進重點地區示范區建設,經上斜街社區與達智 橋胡同居民代表會一致同意,達智橋胡同改為步行街,白天禁止機動車輛通行。

  和大柵欄,楊梅竹斜街等商業步行街不同,達智橋胡同步行街是以居民生活和休閑為主。“我們胡同25個院有110多戶,未來考慮引進一些北京知名品牌商鋪,方便居民生活,不會過度商業化,旅游化。”高波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