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市科委:四條渠道支持小微企業

2017-09-09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機器人隨著動感音樂翩翩起舞,智能鋼琴可以自主彈奏美妙的音樂,一面看似普通的顯示屏卻能實時拍照并測算被拍者的顏值……一件件“神器”讓昨天下午走進北京市科委“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政務開放日的30位市民代表大開眼界。

  在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帶領和講解下,市民代表們逐一參觀了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展廳里的展出項目,從北京近年獲科技獎情況到北京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 數據,從納米技術到第三代半導體,從通信5G升級計劃到新能源汽車,還有國內首個3D打印人工髖關節、智能鋼琴、智能機器人等等。市民莊艷來自中關村國家 數字電視實驗室,她告訴記者,這是自己第一次參觀這個展廳,“我特別關注各技術間跨界融合的情況,因為這也是我們正在研發的第二代數字電視標準所要努力的 方向。”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市民代表們也踴躍提問。來自一家做大數據的科技小微企業代表劉挺提出,自己的企業遇到了技術上的瓶頸,不知道在哪能獲得技術 上的扶持。伍建民為他介紹了四條渠道: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和創新團隊利用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開展研發創新;可以利用科技型中小企 業技術創新資金,幫助小微企業提高研發創新能力、培育科技人才;小微企業可以申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資金;還可以聯合大中型骨干企業申報科技項目。

  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自此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加強全 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任務實施方案(2017-2020年)》全面布置啟動了215個工作任務、重點項目,截至目前,215個工作任務和重點項目已經全 部實施,并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著力五方面工作:抓原始創新培育,爭取國家實驗室在京落地,推進“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深海空間站”等科技創 新2030—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抓“三城一區”建設,承接好三大科學城的創新效應外溢;抓改革試點突破,在取消科技成果評估備案、推動中央在京單位施行本 市創新政策等方面爭取推進試點;抓人才服務發展,加強研究高層次人才落戶、子女入學、出入境等服務保障措施,完善配套政策;抓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各區圍繞 發展定位和產業特點,精準引導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