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售票 跨域立案 養老福利打破壁壘
京津冀協同發展,意味著三地居民享受“一個家”的福利。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地下大力氣完善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基礎設施等“硬件”的同時,也在逐步推進服務、管理的完善。協同發展的“軟實力”,已經輻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
交通出行 網上平臺 可買三地汽車票
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基本完成本省市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實現與部級平臺的聯網運行。今年9月29日,京津冀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旅客隨時隨地都能通過網站、手機APP、微信等渠道查詢票務信息和購票、退票。
記者登錄“全國(京津冀)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網站”看到,汽車票預訂、車站查詢等服務已可使用。網站需實名注冊,進入車票預訂頁面,輸入出發、到達城市和日期,即可查詢到車站名、車次、里程、票價和余票信息。根據網站上的車票起售時間公告,記者看到,北京市各個車站的預售期從7至31天不等,天津3至30天,河北為1至15天。輸入出發城市“北京市”,可查到開往天津以及河北各地的班次。北京出發車站包括北京多個長途汽車站,六里橋、趙公口、木樨園、蓮花池、新發地、永定門、四惠、首都機場等長途客運站售票系統已并入該網站。確定購票訂單后,支付方式也很便捷,除了銀聯支付,還支持支付寶在線支付和掃碼支付。
除了京津冀間客運聯網購票,用戶還可以通過“出行向導”功能查詢全國200個城市、2000個汽車站的售票情況及時刻表。
據交通運輸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聯網售票范圍覆蓋京津冀區域內68個二級及以上客運站。預計年內京津冀區域二級及以上聯網售票車站將達到100個。在全國道路客運聯網售票建設方面,32個省份已全部啟動了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截至目前,25個省份已建成或基本建成。
公交刷卡 津冀同享北京優惠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日前透露,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的部分公交線路實現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蓋,年底前北京軌道交通將實現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全覆蓋。
目前,凡持標有“交通聯合”標識的京津冀互通卡可在北京市全部地面公交、天津部分線路,河北石家莊、滄州、保定、邯鄲、張家口、承德、廊坊等城市的線路刷卡乘車。同時,乘客可在區域內享受同城優惠。如天津、河北發行的卡在北京使用時也享受刷卡優惠。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河北省在京人口為155.9萬人,占北京常住外來人口的22.1%。在河北燕郊,每天早晨乘車到北京上班的人就有30萬人。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的推行,讓“雙城”上班族出行更方便。
司法服務 異地訴訟 選家門口法院立案
打官司要到管轄法院遞交起訴材料、繳納訴訟費,如果管轄法院在異地離得遠,如果有事走不開時間緊迫怎么辦?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三地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融合,三地人員、企業、資金、信息互動頻繁,異地訴訟易發多發,當事人在異地打官司需要往返法院多次,異地訴訟成本大。
今年6月開始,京津冀三地的居民打官司,可以不用到管轄法院立案,選擇在自己家門口的法院立案。北京法院全轄區及河北、天津兩地的5家試點法院(天津第一中級法院、天津武清區法院、河北唐山中院、河北唐山路北區法院和河北唐山豐潤區法院)實現跨域立案服務。
案件類型主要適用于津冀試點法院及北京市轄區中基層法院管轄的一審民商事案件、執行實施類案件。當事人可以在法院的自助立案平臺提交立案材料,通過網絡傳至管轄法院。管轄法院審核后,準予立案的,法院通過短信告知,并通知郵寄立案材料。
河北遷安礦區的當事人黨某因財產糾紛提起訴訟,在河北遷安礦區跨域立上了由北京石景山法院管轄的案件。此前,河北遷安礦區的當事人到石景山法院立案,單程就需要4個小時,現在不出礦區就可以立上案。
今年10月,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法院、天津市薊州區人民法院、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河北省興隆縣人民法院以及河北省玉田縣人民法院簽署協作協議。無論文書送達、調查取證,還是巡回審判開庭、跨區域執行,6家法院可以互相協助、資源共享。此外,為了給當事人提供便利的訴訟渠道,6家法院還將探索“遠程開庭”,隔空審案。跨區域立案、網上查看訴訟進程、視頻開庭,這在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異地養老 津冀養老 政府補貼跟著人走
隨著交通的便利以及河北養老服務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北京老人選擇到這里養老。
今年87歲的呂奶奶和老伴兒一起搬到燕郊養老。她身體硬朗,有時想跟老街坊、老朋友聚一聚,就乘大巴和公交回京。說起在燕郊的生活,老人說今年開通了醫保異地即時結算,醫保待遇與在北京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完全一樣,不用自己墊錢了。異地養老不僅看病方便了,還享受到北京的福利待遇。最近,一筆交通補貼直接打到養老助殘卡,可以像刷銀行卡一樣取現、消費。
河北三河市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目前入住的1600多位老人中,京籍老人占98%。10月中旬,這里的京籍老人收到了每月100元的交通補貼。這是《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簽訂之后,異地養老的京籍老人首次領到養老交通補貼。
異地養老的老人有補貼,養老機構也有運營補貼。按照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試點方案,北京對異地養老機構,根據所收住的京籍老人的身體狀況給予補貼,能夠自理的老人每床每月補助300元至500元,半自理、非自理老人每床每月補助800元至1000元。養老協同政策補貼正式落地,通過政府的床位補貼激發養老機構提高服務質量,是健康養老在政策上跨省延伸的新進展。
金色年華是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試點之一。去年,《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試點方案》出臺,方案確定中標集團河北高碑店市養老項目、河北三河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天津武清區養老護理中心為試點機構,開展跨區域養老優惠政策對接,推動北京市養老政策外延,緩解北京老人養老壓力。
據三地民政部門最新發布的消息,增設張家口、滄州以及廊坊的6家養老機構作為新的協同發展試點機構。至此,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試點機構增至9家。下一步,三地民政部門還將通過聯席會議、信息共享、項目對接等機制開展跨區域政府購買養老服務,讓老人異地養老無后顧之憂。
消費維權 數據共享 三地統一維權機制
今年10月26日,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與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簽訂《京津冀消費維權一體化平臺戰略合作協議》。三地將搭建統一的消費維權接訴平臺,建立統一的消費維權工作機制,建立消費維權數據共享機制。
其中,統一京津冀三地消費維權熱線號碼,實現三地消費維權號碼一號通,是以12315等專用電話為載體,形成集互聯網、微信、智能手機客戶端(APP)等移動智能端口多渠道并舉的綜合接訴平臺,通過“一號一線一網”,實現三地訴求信息的統一接收分轉、辦理反饋,渠道順暢,銜接有序,讓三地消費者獲得一體化消費維權公共服務的高效與便利。平臺的建立,打破了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實現三地消費者訴求的統一接收分轉、辦理反饋。這一平臺由京津冀三地共同出資,在河北定州市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進行建設。
京津冀成立消協協同發展協調議事機構以來,三地探索建立了消費者協會聯席會議機制。今年7月舉辦的第四次聯席會,針對當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手機上網流量漫游費和高額的手機上網費問題,三地消協組織進行了集中討論,同時決定待進一步調研論證完善后,向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三大電信運營商等部門和單位提出“取消京津冀地區手機上網流量漫游費和降低手機上網流量費的建議”,呼吁實現京津冀地區手機上網資費“一體化”,讓消費者切實享受京津冀“一體化”的便捷與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