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趟出內涵式集約發展新路子

日期:2017-11-14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本報記者 李爭粉報道

  廢舊的紙箱廠變身“平客集”文創園、傳統的制衣廠轉型為格雷眾創園、友誼賓館的舊樓升級改造為中關村(000931,股吧)領創空間……

  近年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通過轉變園區用地思路,創新模式盤活存量土地及空間資源,堅持“控”與“疏”雙管齊下,疏解與提升同步推進,走出了一條內涵式集約發展的新路子。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產權主體利用現有存量房地資源,建設眾創空間、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和特色園區,全力推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老廠房搖身變為創業園

  北京大興國家新媒體基地金苑路甲15號,原本是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的廠房和服裝生產車間。這家成立于1994年的制衣廠,是一家集高級成衣設計、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服裝企業,擁有多個男裝品牌。

  隨著疏解非首都功能,促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國家戰略的推出,以及威克多自身不斷發展的需求,2014年威克多選址河北衡水建立生產基地。

  “2015年威克多將原有制衣業務轉移到衡水。搬遷后對空置的廠房、庫房、宿舍樓、食堂以及基礎設施等進行系統改造,并依托威克多的服裝產業優勢,打造以服裝行業為主,集合文化創意產業、電子商務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的格雷眾創園,積極發展高精尖產業。”格雷眾創園總經理馬小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馬小平介紹,威克多制衣中心占地60畝,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除去自用的2萬平方米作為研發及企業總部外,其余的7.2萬平方米全部用于格雷眾創園及相關輔助設施建設。

  “格雷眾創園在建設過程中,多次與中關村管委會溝通、商議,力求在改造過程中,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勤儉辦事、開源節流,同時又要為"雙創"企業提供大空間高配置的辦公環境。”馬小平表示,截至目前,格雷眾創園已完成了3萬平方米的裝修升級改造,打造了“眾創苗圃+孵化器+加速器” 三級孵化于一體、從項目初選到產業化的孵化服務鏈。目前吸引北京天龍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啟鵬飛揚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科技類、文創類、“互聯網+”公司66家入駐。2016年9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第三批眾創空間的通知,格雷眾創園名列其中。

  新產業煥發新生機

  在北京市大興區的北京市紙箱廠,文創產業的興起給這座落魄的老舊工廠帶來了新生。

  作為成立于1952年的集體企業,北京市紙箱廠曾創年銷售收入近億元的佳績。面對北京城市發展對自身功能定位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整體大背景,北京市紙箱廠騰退原有生產線后,將該工業廠房租賃給北京平科集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進行改造,建設以科技、文化、教育為主導的“平客集”多功能文化創意園區。

  “平客集”文化創意園正式接手這座老廠房,開始了改造任務。“平客集”文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兩棟樓,一個廠房,破舊不堪的大門,院內雜草叢生,水電線路重來……這些硬件的改造還不是最難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新產業徹底讓這個工業遺產重煥生機。

  隨著“高挑”的廠房被分隔成數個文創空間,一批大健康、影視制作產業的高成長性的文化創新企業入駐。

  如今,占地5萬平方米的“平客集”文化創意園,已經成為集運動體驗、電商、展示、創客空間、創意工作室、娛樂互動創新教育基地、商務休閑于一體的“智慧產業園”。目前吸引了北京錦能偉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鋯年領航科技有限公司、中企信誠(北京)防偽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24家入駐,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4家,占盤活改造面積的67%。

  激活一池“雙創”春水

  促進存量土地及空間資源的有效利用是成為中關村示范區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落實疏解非首都功能,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和必然要求。

  近年來,中關村在引導園區存量資源特別是工業企業盤活改造工作中,堅持政策引導,形成了“三變三不變”的改造模式,即:產業業態可變、使用權人可變、生態設施可變,用地性質不變、產權關系不變,房屋結構不變,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傳統商貿市場等存量空間資源發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

  同時,中關村制定專項資金支持辦法,安排了專項資金,對手續依法依規,改造盤活取得良好效果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中關村積極支持相關主體開展存量資源盤活利用,共支持項目53個,涉及資金8600萬元。其中土地類項目21個,盤活土地面積52.6公頃,涉及支持資金4700萬元;樓宇廠房類項目32個,盤活改造面積52萬平方米,涉及支持資金3900萬元。

  如今,中關村在積極引導園區企業閑置低效的土地、工業廠房、企業庫房和物流設施等存量資源的盤活實踐中,已涌現了一批如電控集團下屬768廠、首鋼西十筒倉等一批成功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項目,打造了一批如中關村智造大街、亦創智能機器人創新園等特色產業園區,塑造了一批像寶藍物業、東方嘉城、創業公社等一批眾多輕資產的存量盤活運營企業,為促進存量土地及空間盤活利用,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進行了有益探索,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和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