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廢棄農藥管理幾乎失控 危及環境漸成“心病”

2009-04-22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農藥的生產和使用一向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但是長期以來,廢棄農藥的處置卻成了環境安全監管的薄弱地帶。

  2008年下半年開始,湖北省農業、財政、經委、環保、供銷等5個部門聯合開展了廢棄農藥專項整治活動,截至去年底,湖北省已有55個市、縣初步清查出近30年以來累積的廢棄農藥約1510多噸,廢棄農藥處置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廢棄農藥數量大、分布廣,管理幾乎處于失控狀態,導致危及環境的事件屢屢發生

  今年3月,湖北省人大代表專門就加強廢棄農藥安全管理和處置提出建議,湖北省農業廳也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關于廢棄農藥專項整治工作的情況報告》,反映出的湖北省當前廢棄農藥處置狀況令人擔憂。

  湖北省5部門的專項整治結果顯示,截至去年底,湖北省有55個市、縣初步清查出廢棄農藥約1510多噸,其中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約450噸。其權屬主體85%屬縣(市)、鄉(鎮)農資供銷系統,8%屬縣(市)、鄉(鎮)農業系統,7%屬農資經營個體戶。

  目前,湖北省仍有30多個市、縣尚未開展廢棄農藥清查工作,少數縣(市)清查行動不到位,存在著查縣城不查鄉鎮、查大戶不查小戶的問題。據預計,湖北省廢棄農藥漏查數量比例可能在30%以上。

  從調查情況看,廢棄農藥數量大、分布廣,幾乎湖北省每個市、縣都有大量或一定數量庫存的廢棄農藥。廢棄農藥散存于各地廢舊倉庫中,很多倉庫殘破不堪,四壁透風漏雨。而且,廢棄農藥貯存時間長,多數已貯存超過10年,部分甚至達到二三十年,包裝破損嚴重。

  這些廢棄農藥管理幾乎處于失控狀態,猶如埋藏在各地的“定時炸彈”,對居民生命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安全都構成嚴重威脅,由此導致的危及環境的事件已經屢屢發生。

  例如,2008年7月29日,孝昌縣遭遇特大暴雨,縣里部分廢棄農藥倉庫被洪水所淹,導致農藥泄漏,污染了周圍的環境和地下水,當地居民無法飲用井水。天門市農資公司西城倉庫位于天門市新城開發區,距天門河不足30米,農藥倉庫已完全垮塌破敗,任由廢棄農藥日曬雨淋,外溢的廢棄農藥不斷滲入地下,有的擴散到空氣中,形成的污染威脅著天門河。麻城市阜河鎮原供銷社倉庫30噸六六六粉存放達20多年,倉庫屋頂垮塌,門窗破敗。近幾年,由于城鎮的發展,這家倉庫已被包圍在居民區中。荊門市農資公司一個已垮塌得沒有屋頂的農藥倉庫也位于居民小區旁,時時散發出有毒氣體。

  同時,調查表明,高毒、劇毒、高殘留的廢棄農藥數量較多,調查出來的廢棄農藥中,有30%是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六六六粉、殺蟲脒、甲胺磷、1605等高毒農藥。

  專家指出,需明確主管部門,解決處置經費,建立長效機制

  盡管湖北省有關部門對清查出來的事故隱患及時進行了處置,農業、供銷部門也表示將對所有廢棄農藥倉庫進行檢查和維修,但是專家認為,由于當前廢棄農藥數量多、種類雜、毒性大,按目前的處置程度遠遠不夠,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和技術規程開展回收、貯存、轉運、焚燒等處置才是治標又治本的辦法。

  有關專家指出,當前,要做好廢棄農藥的處置工作,有3個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要明確主管部門和處置主體。由于廢棄農藥尚未明文規定主管部門,因此,長期情況不明,疏于管理,靠幾個部門聯合整治一下,不是長久之計。處置廢棄農藥的主要環節是回收、貯存、轉運、焚燒,技術要求高,組織難度大,需要通過行政或市場的辦法明確責任主體,進行專業技術處理和有效的組織運作。

  第二,需要解決回收處置經費的問題。據測算,每噸廢棄農藥分類打包、倉儲、轉運、檢測、焚燒需要費用7000元以上,僅以目前湖北省清查出的1510多噸廢棄農藥計算,就需要處置經費1057萬元。而且隨著時間的延續,新的廢棄農藥還在不斷地產生,必須用專項經費給予支持。

  第三,廢棄農藥回收處置長效機制建設勢在必行。據湖北省農業廳調查測算,湖北省每年使用農藥約4.8萬噸,使用農藥后被農民遺棄在農田、溝渠的農藥廢棄包裝物(袋、瓶)約有8000噸,成為農村水源污染的主要來源,對人畜、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均構成很大的威脅。

  專家建議,國家應研究制定農藥廢棄物管理辦法,調動各方力量,建立回收處置長效機制已經刻不容緩。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