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工業化快速發展,很多大城市都存在嚴重的區域性大氣污染引起的灰霾等問題。一些城市盡管采取了各種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車輛數量劇增、流動性大等特點,一些城市道路的交通負荷不斷加大,同時也加劇了空氣污染,引起地方政府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廣東省深圳市就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區域之一。在這塊僅有19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工業和物流業的飛速發展帶來越來越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每年霾天數居高不下。由于深圳沒有縱深的陸域,車輛一進入深圳邊界即進入了深圳市的腹地,外地駐深和臨時入深、過境車輛每天約20萬輛,使深圳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進一步加劇。2008年路檢數據顯示,被查的異域車超標率達到20%。
統計數據顯示,深圳市數量較大且污染嚴重的異地車主要為港口碼頭作業的集裝箱貨車、長途營運車輛和從事垃圾裝運的異地大小貨車,以及臨時入深和過境車輛。作為連接粵港兩地的重要樞紐,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物流業發展迅速,帶來貨運車車流量大幅增加。作為連接香港的唯一陸域口岸,大量高排放的過境車輛經過深圳,導致深圳市機動車尾氣污染日趨嚴重。
為了解決城市機動車污染特別是異地車帶來污染的問題,很多城市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由于缺乏區域聯動機制,各城市各自為政,城市之間缺乏交流,車檔信息沒有共享,難以協調一致地對異地車輛進行有效管理,很多機動車環保措施只能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推行,使城市尾氣污染防治效果大打折扣。加上監管機制上存在的弊端,異地機動車污染仍沒有得到有效管理。
由于異地車監管涉及多個地區和部門,筆者認為,重要的是優化多部門的聯合監管機制和建立區域聯動機制,推動建立異地機動車排放控制協作機制。一方面,健全多部門聯合查處機制,落實對路檢超標的機動車實行暫扣行駛證、憑環保部門復檢合格證取回行駛證的規定。推動環保—公安交通管理局違章車輛查處信息的整合,將尾氣超標車輛的信息錄入車輛違章系統,超標車車主或司機需憑環保部門發出的車輛復檢合格單才能消除違章記錄,未交納罰款和未按時復檢都納入道路布控,在車輛年審時不予通過。另一方面,建立區域聯動機制。推動異地機動車排放控制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區域環保協作委員會的作用,協調一致管理過界、過境車輛的污染物排放問題。
此外,參考國內外城市的管理措施,加強異地車污染管理還應從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行政手段等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應健全機動車環保管理法規。對機動車環保分類制度進行細化,要求進入城市的所有異地車輛都必須領標。其次,要利用尾氣檢測行政手段加強異地車的管理。第三,改進執法方式,創新執法手段。目前執法上采取的取證方式,必須是現場檢測,然后才能對超標車輛進行處罰,如果能夠增加拍攝取證方式,那么社會監督員抓拍和各種視頻截取的圖片或DV將都可以作為查處尾氣超標車的法律依據等。同時,強化高科技手段的監管。改進路面執法的檢測設備,配備環保移動執法設備,將路面檢測的各種車輛包括異地車錄入數據庫。對區域或路段設置機動車尾氣視頻監控,以便及時監控路面行駛的冒黑煙車輛。以重點污染區域為試點,分別規劃、建設機動車檢測和維護的大型場站。定期的檢測和維護能使車輛排放控制系統的作用維持在合理的水平,對機動車污染的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