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最新的科研報告指出,人類隨意丟棄廢物和對污染物的非恰當處理會導致野生動物患癌癥幾率上升。
這篇名為“從環境保護角度看野生動物癌癥”的報告發表在7月的《癌癥自然評論》上。
“我們對環境污染得越嚴重,我們將面臨的問題就會更多。如果你隨意丟棄一種污染物,它不會只是簡單地從環境中消失。”美國海洋哺乳動物中心的動物科學主任弗朗斯·高蘭德(Frances Gulland)對《新聞周刊》說道。
據高蘭德說,在舊金山39號碼頭,這一問題已經在雄性斑海獅身上顯著地表現出來。她說,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接到關于海獅患重癥腫瘤的電話,而且其中17%的海獅死于腎衰竭或癱瘓。
這些腫瘤與一種新型的皰疹病毒有關,那些死于生殖系統癌癥的海獅們,其體內的有毒多氯聯苯(PCBs)的濃度比正常濃度高出85%。PCB是一種用于冷卻劑和變壓器制造的化學物質。
但是,PCBs并不是導致癌癥的唯一殺手,因為科學家還在患癌海獅的脂肪中發現高濃度的DDT含量。而1972年起,DDT已經被禁止在殺蟲劑中使用。這些海獅大多出生在海峽島附近,在DDT禁用之前,1700噸的DDT化學品曾被傾倒在這些島嶼附近。
該報告也強調了多環芳烴(PAHs)對加拿大圣勞倫斯海灣白鯨的影響。PAHs是有毒化學品,燃燒任何含碳物質都會產生這種有毒化學品。有趣的是,在沿薩格奈河邊矗立的制鋁熔煉爐中經常能發現PAHs,而沿薩格奈河的入海口正是圣勞倫斯海灣。
這些問題都源自于工業化學品的傾倒和不恰當處置。這一研究還列舉了很多案例和經驗教訓,并表示如果家用危險廢物沒有得到適當處置,他們也會對生物、環境和人類產生有害影響。因此,這就意味著家庭危險廢物也不應該隨意堆放在地面上,倒入下水道中或者直接扔進垃圾堆中。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統計數字,美國人每年產生160萬噸的家庭危險廢物。平均每個家庭輕易地就在地下室、車庫、水槽和存儲室中堆積100磅的家庭危險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