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京城共收獲了146個藍天,空氣質量創下自1998年以來的6項紀錄,達標天數為十年同期最多。新中國成立60年,北京的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化著,工業的迅速發展曾讓北京的空氣變灰、河水變黑。而現在,通過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倡導綠色出行、優化能源結構等多項措施,京城正在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逐步告別燃煤鍋爐房
北京人不會忘記上世紀北京混濁的空氣給人們留下的記憶,冬季供熱排放物曾是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氣的首要污染物。為改善首都大氣環境,1997年北京引進陜甘寧天然氣,利用10年的時間推進了城八區1.6萬余臺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大大削減了供熱排放對大氣質量的壓力。
隨后,市遠郊區縣按照“十一五”供熱規劃的要求,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昌平、順義等遠郊區縣開始了大規模的供熱資源整合,10座大型區域集中供熱替代了一座座分散的中小燃煤鍋爐房,使單位供熱面積煤耗下降30%,二氧化硫、煙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60%以上。
現在,北京天然氣的使用量從1997年的1.7億立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55.8億立方米,全市環保型及清潔能源供熱率已達到95%以上。區域燃煤供熱從80%的比重下降到35.8%。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以集中供熱為主導,多種能源、多種供熱方式相結合的新局面。
●上半年藍天十年最多
今年上半年,京城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累計達到146天,空氣質量創下了自1998年以來的6項紀錄,達標天數十年同期最多。除了天公作美,也與政府部門多年持續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特別是奧運期間的保障措施密不可分。奧運期間,本市開展了“少開一天車”的綠色出行倡議活動,尾號限行延續至今,對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此外,環保部門大力推行淘汰黃標車的工作,今年1至7月,全市共淘汰高排放污染車輛8.7萬輛,在機動車增長20余萬輛的情況下,與機動車排放有關的污染物總量沒有增加。
●“五河十路”綠繞京城
郊野公園、濱河森林公園、社區公園……現如今,北京的公園越來越多,市民身邊的綠色也越來越多。自2001年起,北京為申辦2008年奧運會做出了建設“城市綠化隔離地區、平原、山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的承諾。并按照《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外圍加緊生態屏障建設,使全市范圍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呈現了城市青山環抱、市區森林環繞、郊區綠海田園的生態景觀。目前,北京市在城市綠化隔離地區,建成了1.26萬公頃的綠化隔離帶,形成了森林環繞城市的景觀。
在平原地區,建成了長度1000余公里,綠化面積2.5萬公頃的“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和農田林網等生態防護林。“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建設,是在五條河、十條路的兩側各建設30至200米寬的綠化帶,建設綠意濃重、氣勢恢弘的15條綠色走廊。如今已經形成以綠色走廊為骨架,點、線、面,帶、網、片相結合的平原地區生態屏障。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43.5%。
在山區,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水源保護林建設、封山育林、爆破造林、中幼林撫育、低效林改造、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建設工程,使95%的荒山實現綠化,增加了山區林木總量,林木綠化率超過70%,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全市國土面積的8.18%。形成林木蔥翠、綠繞京城的山區綠色生態屏障。
●生活垃圾
無害化處理
北京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8%,其中城八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3%;就瓿闪肆h路以內市屬河湖治理,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4%,其中城八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并且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目前已擁有垃圾處理設施23座。其中,轉運站6座,填埋場13座,綜合處理廠4座。全市日處理垃圾能力為1.74萬噸。今年還將重點加快5座生活垃圾焚燒廠和8座綜合處理廠及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垃圾處理能力。讓北京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宜居。
百姓語錄
環保要從身邊做起
5年前初來北京,弄得自己“灰頭土臉”,第一次領教了“沙塵暴”的威力。這些年,北京的春天已經不再“難過”。切身的感受,比數據更直接。
——外企職員孟振
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選擇綠色出行的方式;減少垃圾的產生,愛護每一片綠色……環保就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政府引導,百姓支持,美好生態環境的創造要靠大家。
——朝陽區居民李振皓
記者手記
一起打造美好北京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風也輕,這是北京最美麗的季節。藍的天,碧的水,滿眼的紅花綠葉……讓人深感北京生態環境的美好和“宜居&rdquo
●逐步告別燃煤鍋爐房
北京人不會忘記上世紀北京混濁的空氣給人們留下的記憶,冬季供熱排放物曾是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氣的首要污染物。為改善首都大氣環境,1997年北京引進陜甘寧天然氣,利用10年的時間推進了城八區1.6萬余臺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大大削減了供熱排放對大氣質量的壓力。
隨后,市遠郊區縣按照“十一五”供熱規劃的要求,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昌平、順義等遠郊區縣開始了大規模的供熱資源整合,10座大型區域集中供熱替代了一座座分散的中小燃煤鍋爐房,使單位供熱面積煤耗下降30%,二氧化硫、煙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60%以上。
現在,北京天然氣的使用量從1997年的1.7億立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55.8億立方米,全市環保型及清潔能源供熱率已達到95%以上。區域燃煤供熱從80%的比重下降到35.8%。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以集中供熱為主導,多種能源、多種供熱方式相結合的新局面。
●上半年藍天十年最多
今年上半年,京城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累計達到146天,空氣質量創下了自1998年以來的6項紀錄,達標天數十年同期最多。除了天公作美,也與政府部門多年持續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特別是奧運期間的保障措施密不可分。奧運期間,本市開展了“少開一天車”的綠色出行倡議活動,尾號限行延續至今,對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此外,環保部門大力推行淘汰黃標車的工作,今年1至7月,全市共淘汰高排放污染車輛8.7萬輛,在機動車增長20余萬輛的情況下,與機動車排放有關的污染物總量沒有增加。
●“五河十路”綠繞京城
郊野公園、濱河森林公園、社區公園……現如今,北京的公園越來越多,市民身邊的綠色也越來越多。自2001年起,北京為申辦2008年奧運會做出了建設“城市綠化隔離地區、平原、山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的承諾。并按照《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外圍加緊生態屏障建設,使全市范圍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呈現了城市青山環抱、市區森林環繞、郊區綠海田園的生態景觀。目前,北京市在城市綠化隔離地區,建成了1.26萬公頃的綠化隔離帶,形成了森林環繞城市的景觀。
在平原地區,建成了長度1000余公里,綠化面積2.5萬公頃的“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和農田林網等生態防護林。“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建設,是在五條河、十條路的兩側各建設30至200米寬的綠化帶,建設綠意濃重、氣勢恢弘的15條綠色走廊。如今已經形成以綠色走廊為骨架,點、線、面,帶、網、片相結合的平原地區生態屏障。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43.5%。
在山區,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水源保護林建設、封山育林、爆破造林、中幼林撫育、低效林改造、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建設工程,使95%的荒山實現綠化,增加了山區林木總量,林木綠化率超過70%,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全市國土面積的8.18%。形成林木蔥翠、綠繞京城的山區綠色生態屏障。
●生活垃圾
無害化處理
北京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8%,其中城八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3%;就瓿闪肆h路以內市屬河湖治理,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4%,其中城八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并且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目前已擁有垃圾處理設施23座。其中,轉運站6座,填埋場13座,綜合處理廠4座。全市日處理垃圾能力為1.74萬噸。今年還將重點加快5座生活垃圾焚燒廠和8座綜合處理廠及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垃圾處理能力。讓北京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宜居。
百姓語錄
環保要從身邊做起
5年前初來北京,弄得自己“灰頭土臉”,第一次領教了“沙塵暴”的威力。這些年,北京的春天已經不再“難過”。切身的感受,比數據更直接。
——外企職員孟振
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選擇綠色出行的方式;減少垃圾的產生,愛護每一片綠色……環保就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政府引導,百姓支持,美好生態環境的創造要靠大家。
——朝陽區居民李振皓
記者手記
一起打造美好北京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風也輕,這是北京最美麗的季節。藍的天,碧的水,滿眼的紅花綠葉……讓人深感北京生態環境的美好和“宜居&rdqu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