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專家指出造成京城空氣重度污染機動車是“罪魁禍首“

2011-02-24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今年“藍天”數達到45天的時候,北京市空氣質量遭遇到了重度污染。

  2月21日,北京市空氣污染指數高達333,成為2011年首個五級重度污染天氣。此后的兩天,這種天氣繼續罩在京城,一片灰蒙蒙。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對外的說法,22日出行能見度在1公里左右,朝陽奧體中心、海淀北部新區等6個監控站點達重度污染,其中,奧體中心監控站的空氣污染指數最高,達到394。

  而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環境科技處的獨立檢測結果指出,北京空氣質量低于可檢測的最差水平500點,其空氣污染程度 “超過了可檢測的最差水平”。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一研究員指出,這樣的重度污染,天氣因素是外因,而空氣受到污染是內因,霧是天氣現象,霾是污染現象。

  中國氣象局大氣物理專家王強指出,北京灰蒙蒙的天氣絕大多數由霧霾造成,霧是懸浮的水滴,而霾是懸浮的干顆粒。

  今年北京出現重度污染天氣,與去年同期相較提前了近一個月,而回溯至兩三年前,北京同樣未能幸免于霧霾的重襲;2008年的首個重度污染日出現在該年5月。

  

  北京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教授朱彤指出,在空氣穩定的情況下,冬季燃煤、工業生產、機動車等累積起來,就會出現霧霾。

  對于霧霾產生,朱彤認為,機動車排放是造成重度污染的主要因素。北京市大約有機動車近500萬輛,其尾氣造成的污染占整個大氣污染的50%以上,而其排放出來的廢氣中,氮氧化物占一半以上。他還指出,雖然北京市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新的排放量在增加,改善起來有難度。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曉山說,解決污染是一個時間問題,北京目前的人口和機動車數量巨多,很難在短期內污染消除。

  前述研究員稱,僅從感官來講,北京的污染情況現在仍在加重。他建議,要執行更為嚴格的排放法規,現在雖然有大氣污染防治的系列法律法規,但執行力度不夠徹底。另外,燃料的清潔度要跟上機動車排放的標準。

  由于大氣污染具有區域性的特點,前述研究員還建議,整個區域要實行“聯防聯控”,如此才能真正地治本。

  朱彤表示,必要的解決之道是把能源結構進行調整,機動車尾氣排放要進行嚴格控制,同時減少開車出行的需求等綜合性考慮。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