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京杭大運河河水污染嚴重 死魚綿延4公里長(圖)

2011-06-19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京杭運河死魚綿延4公里長


  通州區水務局工作人員稱因河水污染嚴重,市民放生的魚類無法生存

  “漁歌飄渺飛檐外,帆影參差玉浪中。”古人曾這樣描寫京杭大運河的通州河段。

  但近日,從通州運河奧體公園附近,到下游潞陽橋長約4公里的京杭大運河河面上,卻漂浮著眾多死去的草魚。

  通州區水務部門表示,由于河水被污染,被人們放生的魚類無法生存。

  “從去年開始,幾乎每隔一個星期,就有死魚漂在河面上,這些死魚都是從北邊上游漂流下來的。”生活在運河附近的通州區永順鎮小圣廟村村民李先生說,死魚腐爛產生的惡臭,彌漫在河岸兩側,讓人無法在河邊遛彎。

  昨天下午3時,在通州區潞陽橋附近,約30米寬的河面上,漂浮著許多翻著白色肚皮的死魚,河岸兩側,死魚密度較大,一平米水面上,往往漂浮著5條死魚。死魚大多為長約40-50厘米的草魚,已經腐爛,蒼蠅成群飛舞,惡臭彌漫在運河兩側的河道上。

  順著河道往上游走到運河奧體公園附近,在這約4公里的河道里,常常看到死魚的尸體。該公園附近一位保安稱,附近有一處“放生臺”,每個星期都有人前來此處放生魚類。

  在奧體公園里,一位姓楊的中年男子正在放生一塑料袋的田螺。“兩天前有人放草魚行善,但運河的水質太差了,這些魚現在都死了。我每個星期都來放生,以前放生魚,發現活不了,所以現在改放生田螺了。”

  通州區水務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經常能接到群眾反映運河里死魚的情況。“我們是不向水中放魚的,這些死魚原來都是老百姓放生放進去的,運河河水污染比較嚴重,魚類無法生存。”該工作人員稱,目前運河的通州河段正在修建一座河東再生水廠,建成后,將實現北運河城區段補水凈化、通惠河北部城區截污的功能,到時候,該段水質將會得到改善。

  ■ 資料

  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肇始于春秋時期,形成于隋代,發展于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