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受制于“電荒” 多晶硅生產企業謀西遷

2011-08-21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東部地區的多晶硅企業已經開始醞釀西遷。促使他們離開富庶的東部沿海城市向西發展的原因源于東部地區頻現的“電荒”和較高的電價。與此同時,西部省區已經張開雙臂,歡迎光伏企業前來投資。

當耗電大戶遭遇限電,結果會怎樣?

不少多晶硅企業的選擇是西遷,到能源豐富的西部去。促使他們離開富庶的東部沿海城市向西發展的另一大原因,則源于西部地區較低的電價。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電力供應的問題,同時還降低了生產成本,何樂而不為?

與企業熱切的西遷沖動配合,西部省區已經張開雙臂,歡迎這些頭頂“戰略性新興產業”光環的光伏產業上游企業前來投資。一場“雙贏”的好戲,在近期開演。

利潤變薄

限電的陰影籠罩在東部地區企業的頭頂上。

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表示,6月份全國進入用電高峰,高峰時段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將達3000萬千瓦左右。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帥軍慶預測,京津唐、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等10個省級電網將出現電力供需緊張局面。

上半年那場限電風波使一些用電大戶的利潤損失較大。而近期不斷出現的限電則讓他們很是無奈。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信息研究部主任曾少軍表示,限電已造成不少企業利潤縮減。

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李仙壽對眼下浙江的頻繁限電頭疼不已。“就是因為去年第四季度浙江省(拉閘)限電,使得我們的利潤減少了上億元。”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受國外市場的影響,多晶硅價格一路飆升。各家企業紛紛開足馬力生產,力求利潤最大化。昱輝陽光與江西賽維LDK高科技有限公司、保利協鑫并稱我國三大硅片公司。20103月,昱輝陽光在浙江嘉善工廠增資9900萬美元,繼續擴建其硅片產能。根據昱輝陽光的計劃,公司在2011年將實現1.9吉瓦的硅片產能,多晶硅產能也將達到3500噸/年,電池片及組件產能分別為600兆瓦/年。

讓李仙壽沒想到的是,2010年下半年以來的浙江限電風暴打亂了這一計劃。

從去年四季度浙江全省限電后,公司的產能受到較大影響。李仙壽表示,去年下半年浙江地區的限電使公司的部分硅片產能無法運轉,至少減少了1億元左右的利潤。

2010年,昱輝陽光營業收入為12.06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136%,其凈利潤1.69億美元。如按李仙壽所說因為限電減少1億元凈利潤的話,則公司在不被限電的情況下,凈利潤可在1.69億美元的基礎上增加9%左右。

目前,國內的多晶硅價格經過一輪的調整后,近期再次走強。

國內多晶硅現貨價格在6月份觸及每公斤370元低點后開始止跌反彈。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最新統計數據,截至727日,國內多晶硅現貨主流報價為400470元,國際多晶硅現貨主流報價為每公斤5060美元。業內分析認為,在國內光伏統一上網標桿電價政策出臺的刺激下,下游電池組件和電站運營市場將加速啟動,這會帶動上游多晶硅的需求,多晶硅價格有望進一步走高。

“電荒”持續

在此關鍵時刻,東部沿海城市的“電荒”仍然在繼續。

以國內多晶硅產業聚集地蘇州為例,從5月份開始,蘇州就已開始拉閘限電,每周會不定期限電兩天,進入7月后,限電頻率明顯增加,最多時一周曾被限電4天。

受來水嚴重偏枯、電煤供應緊張等影響,進入7月份以來,南方電網全網統調負荷快速攀升,最高已達11323萬千瓦,同比增長10.6%。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省區均出現錯峰限電。

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目前,南方電網最大錯峰負荷已達1120萬千瓦。預計今年三季度將面臨電力電量“雙缺”局面,全網最大電力缺口可能達到1200萬千瓦,總體缺電8%以上,個別地區缺電20%以上。如存煤及來水情況低于預期,電力缺口還可能進一步加大。

“被限電”似乎已經成了東部多晶硅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危機。此時,西部那些可以敞開供應電力的地區,成為多晶硅企業無法拒絕的誘惑。

西部相對便宜的電價也是吸引企業前往投資的重要原因。

昱輝陽光共有數百臺單晶爐、多晶爐。李仙壽表示:“我們硅片工廠的全部耗電量,一年加起來就是5億千瓦時,按照目前當地工業用電每千瓦時1元的電價來計算,那么我們的電費就是5億元。”而西部工業電價可能比浙江便宜一半。

據了解,四川現在的普通上網電價是每千瓦時0.3937元,而電價較有競爭力的則是寧夏僅為0.27元左右、內蒙古西部為0.28元左右、青海為0.29元。價格都遠低于東部沿海城市的每千瓦時1元。按昱輝陽光耗電量算,東西部電力成本差達3億元以上。

到西部去

目前,東部地區的多晶硅生產企業已經開始醞釀西進,一些新增產能則直接將廠址選擇在西部地區。而西部地區的地方政府則雄心勃勃地制定規劃,計劃將光伏產業做大做強。

據了解,昱輝陽光正計劃將部分硅片產能向四川轉移,從而避免繼續受限電之苦。據李仙壽介紹,公司已準備逐步將6家硅片廠中的一家向四川這種電價比較便宜且不易限電的地區轉移,但今后是否會把所有硅片產能西移,還不能確定。

對于新增產能,各家企業干脆直接在西部地區砸下真金白銀,開工建廠。

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近日與榆林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將在榆林佳縣投資210億元新建年產2.4萬噸多晶硅項目。該項目計劃8月開工建設,2013年竣工投產,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實現產值102億元。項目采用世界先進的第四代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硅生產工藝技術,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設包括制氫、合成、精餾、還原等環節完備的多晶硅生產線。

此外,中興能源有限公司也計劃在內蒙古自治區投資建設1.5萬噸的多晶硅提純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100億元,分三期建設。

對于企業的投資熱情,西部省份地方政府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趙雙連表示,多晶硅項目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內蒙古將大力支持其發展。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據悉,近年來,內蒙古各地相繼利用太陽能資源,發展單晶硅、多晶硅光伏產業。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阿拉善、錫林郭勒等地依托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硅礦產資源,陸續開工建設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著力推動太陽能級硅及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形成了以多晶硅材料為核心、硅片生產企業相配套的光伏制造業集群。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