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西城文化館人氣旺 一周七天活動不重樣

2011-10-1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新街口外,有處大樓人氣最旺:天天都有2000多人伴著歡聲笑語往來其中。這里是西城區文化館,兩萬多平方米的室內,排練廳、小劇場、電影院……應有盡有。喜看喜聽的有專人奉上節目,愛唱愛跳的有場地可勁兒撒歡,想學想練的則有名師手把手傳授;再加上周二公益電影、周三戲曲票房、周四曲藝俱樂部……一周七天活動不重樣,而且全免費。滿面紅光跨出文化館大門的老者說:“這里‘賣’的是精、氣、神,您說,人氣能不旺嘛?”

    這精、氣、神打哪兒來?文化館負責人楊飛領著記者進館一探究竟。

    一進門左手邊就是一個小劇場,376.5平方米的場地倍兒敞亮。它是文化館京、評、越曲藝團隊的活動基地,這些團隊一演出,附近社區居民就能免費欣賞,既達到了鍛煉館內專業團隊的目的,又使附近社區居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盛宴。此外,每個周三、周四、周五的下午,這里還會開辦評劇票房,京劇、曲藝俱樂部,各路業余高手,都會登臺獻藝。記者采訪時,劇場內百十來位京劇票友們唱得正歡,一段流水板的華麗唱腔,引來陣陣叫好。

    出得小劇場,對面就是個140多平方米的展廳。西城區的書法、攝影愛好者,都能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來展出,切磋會友。

    邁步登樓,一個面積1300平方米、可容納500人的多功能劇場閃現眼前。這多功能劇場是西城區文化中心的重點活動功能廳室,光是設備總投資就高達1700萬元,具備劇場、演播廳、會議、數字影院、時裝發布“T”型臺等功能,其升降合唱臺、活動臺口、LED顯示屏、活動坐椅等設備屬全國一流水平。每周二,居民們都能在這樣高質量的環境中,免費欣賞電影。“上座率平均都在400多人。”楊飛說。

    想“深造”的社區文藝骨干,也能在文化館里找到天地。1300平方米的綜合舞蹈廳里,有在國際享有盛譽的國標舞教師趙明國,一招一式手把手教您。舞蹈之外,文化館能提供培訓的還有器樂、美術、聲樂、書法、文體、棋類、化妝藝術、戲曲等,具有專業水準的美術畫室、數碼鋼琴房、隔音古箏揚琴室、架子鼓室、落地鏡排練廳……隨時伺候著。眼下,已有600多位文化骨干從文化館“出徒”,活躍在全區各個社區。

    精、氣、神,就這樣從文化館向西城全區恣意蔓延。眼下,該區還在將這張文化的網絡越織越密。西城區的文化館分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和上邊介紹的北區館如出一轍,位于開陽橋的南區館如今也辦得有聲有色,常常門庭若市。

    聽正宗的北京評書有連麗如,看地道的北京皮影有路寶剛,喜歡快板的找李立山,愛好戲曲的看馬玉琪……看似不大的南區館里,聚集了傳統曲藝的各路“大腕”。

   每逢周六,剛過正午,四九城的評書迷們就開始涌向開陽橋,河北、天津的書迷也不甘落后,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就為了一個目的——聽正宗的北京評書。

    僅能容納260人的小劇場,被聽眾塞得水泄不通,過道上也擺滿了椅子。書迷們喝著現成的茶水,談笑風生。評書名家連麗如老師帶著她的得意門生——李菁、王玥波等,常來館內獻藝。驚堂木拍,折扇打開。臺下的聽眾漸漸收了耳語,聚精會神聽起來。“話表這位老英雄……”臺上說書人精神矍鑠,說得繪聲繪色。聽眾時而撫掌大笑,時而高聲喝彩。一段書說罷,書迷們大呼過癮。

    “生書熟戲,聽不夠的曲藝。”書迷們樂在其中,戲迷們同樣逍遙自在。聽戲覺得不過癮,沒關系,在文化館里有“角兒”陪著您練上一嗓子。

    每周四上午,文化館地下一層的排練廳里就會響起皮黃清韻,那是科班出身的京劇名家管喜成,正在指導社區票友表演京劇。練習手勢身段的三五一簇對鏡自查,走臺步的四人一伍直接上臺“找感覺”。管老教得一絲不茍,五六十歲的學生們學得像模像樣。票友們還組成了“開陽劇社”。管老擔任藝術總監,以文化館的小劇場為根據地,每周排練,每月還要免費為群眾演一臺彩唱大戲。

    沒趕上學也別著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玉琪、戲曲學院老教授李甫春都是文化館的常客。喜歡戲曲的朋友都有機會跟這些“頂尖”的行家近距離對話。

    每逢節假日,文化館里公益演出更是熱鬧非凡。小咖啡廳里支起了獨具京味的北京皮影,傳人路寶剛率領皮影劇團演上一出《哪吒鬧海》,臺下的孩子們頓時歡呼雀躍。雙簧傳人王振英,八十高齡,藝術常青,“發托賣像”,栩栩如生,不僅中老年朋友喜歡,不少年輕人同樣樂此不疲。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