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針對本市30所中小學的6000名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半數以上中小學生坐姿不正確。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中國青少年形體健康檢測標準化與干預》課題階段性研究匯報會上獲悉的。
該課題自2007年立項以來,對中小學生的形體健康狀況進行了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結果發現:中小學生的坐、站、走姿勢正確率均不樂觀。其中,寫字姿勢和坐姿尤為突出。
“寫字姿勢不正確必然導致坐姿不正確。”課題組組長、北京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啟強在調查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持筆方法有問題。“孩子們總是用手指頭死死捏住筆的下端,書寫時,學生看不到所寫的字,只能歪著頭、扭著身子。時間久了,寫字姿勢、坐姿、胸廓發育甚至視力都會受到影響。”這種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孩子在幼兒時期過早地持筆寫字。幼兒時期,孩子們手上小肌群發育未完全,如果硬讓他們寫字,就只能使勁握住筆往紙上摁。
在調查中,課題組還意外地發現:中小學生的扁平足和脊柱側彎現象也比預想的嚴重。“這也是幼兒時期的教育和照顧不當造成的。”潘啟強解釋,幼兒時期,孩子過多地站立和走路,會把腳壓平。此外,穿的鞋不合適,也會造成扁平足。所以,家長們應該給孩子穿軟硬適中的鞋,鞋幫要固定住腳后跟,運動也不要過量。
除了測查形態、骨骼發育狀況和日常狀態下的身體姿態,課題組還針對青少年肥胖、身體素質低下、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如近視)的不良身體姿態等問題研發了綜合方案。目前,本市已有部分學校開展了“每天三個十分鐘”、健康形體塑造等專項訓練。同時,約有40所學校的教師聽取了形體健康知識普及性講座。
據悉,該課題已被列入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課題,以尋求改善中小學生形體健康的有效手段。
馬上就訪
“三個十分鐘”令坐姿明顯改觀
本報記者 賈曉燕
“伸直左臂,盡量向上伸展,慢慢還原……”課間,西城區裕中小學的操場上,400名學生正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中做操。
與普通的廣播操不同,這種操節奏舒緩,乍看上去好似瑜伽,每一個動作都注重肌肉的拉伸和骨骼的伸展。
“這是我們課題組研發的站姿糾正操。”潘啟強介紹:“時間很短,每天只需要10分鐘。”
裕中小學是《中國青少年形體健康檢測標準化與干預》課題的實驗校。最初,課題組對該校某班26名學生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站姿正確率為61.5%,坐姿正確率為46.1%,走姿正確率61.5%,寫字姿態正確率為38.4%,握筆姿態正確率為30.7%。
為改善學生們的形體健康,課題組在裕中小學推行每天“三個十分鐘”,即每節課以正確的坐姿坐10分鐘、課間操以正確的站姿站10分鐘、下課后快走10分鐘。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矯正,當初接受測試的26名學生的身體姿態發生了明顯改觀:站姿正確率為84.6%,坐姿正確率為84.6%,走姿正確率80.7%,寫字姿態正確率為61.5%,握筆姿態正確率為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