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廣州市發改委、廣州市質監局聯合主辦的“低碳標準化專題說明會”在白云賓館舉行。目前國際上許多國家已紛紛推出了低碳相關標準和認證要求,據調研,廣州受訪企業中超過半數的出口企業遇到來自進口商的有關溫室氣體管理的要求。低碳標準作為一種技術性貿易措施,必須引起企業的重點關注。
據介紹,國際上許多國家已紛紛推出了低碳相關標準和認證要求,包括關于溫室氣體管理的ISO14064系列標準、ISO14065及ISO14066等標準,英國的PAS2050《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PAS2060《碳中和承諾標準》等。我國也發布了“熊貓標準”,這是針對中國市場設立的自愿減排標準,有助于增強我國在碳排放市場上的話語權,也是我國在探索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但目前,國內對溫室氣體排放的量化主要還是依據國外的幾個標準和技術規范。由于不同經濟體下的產業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直接采用國外標準指導我國的低碳工作可能會產生“水土不服”的現象,而且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何謂低碳廣州?達到怎樣的標準才算是符合低碳發展的要求?企業、產品該采用怎樣的標準進行碳盤查?排放因子如何獲取?不同的地區“低碳”是否具有可比性?不同行業的低碳企業、低碳產品又是如何界定?……
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據該院對廣州市部分出口企業進行調研的結果顯示,受訪企業中超過半數的出口企業已經遇到來自進口商的有關溫室氣體管理的要求。低碳標準作為一種技術性貿易措施,必須引起企業的重點關注。然而,要實現低碳廣州,不僅需要政府宏觀層面的政策指引、企業及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還需要依靠標準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