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水緊張,昆明、曲靖等地限水
干旱少雨造成用水緊張,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
“從2月下旬開始,昆明將采取有預告、有計劃、分片區限時供水的措施。根據旱情發展,在保障基本生活用水的基礎上,適時調減城市供水水壓,適度減少供水量,確保城市供水安全。”昆明市副市長王道興說。
據了解,截至2月4日,作為昆明城市供水水源的云龍、松華壩、寶象河、大河、柴河、自衛村水庫僅蓄水1.32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57%。
根據測算,今年2月4日至5月31日,昆明采取節水措施每天節水5萬立方米后,城市日均需水量為90萬立方米,供水需求總量為1.062億立方米,云龍、松華壩水庫實際可用水量僅有7317萬立方米,原水缺口高達3303萬立方米。算上預計期間來水和應急水源工程補水,原水缺口仍有121萬立方米。
即使今年雨季正常來臨,也要到6月底才能形成徑流,所以5月底以后的原水供應還存在不確定性,并且城市水源水庫低水位運行水質較差,出廠水質存在不達標的風險,城市生產生活用水保障形勢嚴峻。
而據記者了解,云南第二大城市曲靖在去年9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城鎮供用水方案中就提出,對所有城鎮實行分片、定時、限量供水,限制直至停止高耗水行業用水,并實行階梯式水價,大力推行中水回用等循環用水措施。
截至2011年底,曲靖市麒麟中心城區就已關閉洗浴中心和洗車廠等高耗水企業216家,麒麟中心城區居民用水計劃由人均每天120升削減為80升。
運用先進物探設備尋找地下水,確保飲水安全
嚴重旱情引起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秦光榮、代省長李紀恒等省領導多次專題研究并深入旱情嚴重災區檢查指導抗旱工作。
省水利廳以供水到5月31日為時限,從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入手,督促各地以現有抗旱水源為基礎編制城鄉供用水方案,明確城鄉供水安全責任,細化、落實應急供水措施。
近日,專家們在云南首次運用國際領先的物探設備尋找地下水,這些設備能夠探測地下100米至2000米地質情況,幫助快速確定打井位置。 目前,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已組織79臺套鉆機開展地下找水工作,施工深井79口,已成井驗收20余口,日出水量6300余立方米,緩解了約8.5萬余人的飲水困難。
受旱各州市縣也積極行動起來,昆明市官渡區安排資金50萬元,建設1個固定增雨作業點和1個流動增雨作業點。同時,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對農灌用水缺乏的耕地,以種植大麥等耐旱作物為主。昆明市五華區則通過提高再生水使用率、節約用水,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積極推進外排污水就地處理再生利用。
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是滇中老旱區。今年以來,大姚縣對水庫蓄水實行行政首長包庫責任制,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拉等多種措施,積極增加抗旱水源。
相關部門預測,發生大范圍嚴重干旱的可能性較大
2009年以來,云南已連續3年出現嚴重干旱。云南省氣象局相關專家解釋說,這3年中,云南雨季降水偏少,導致氣象干旱持續發展。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影響云南的夏季風持續異常,輸送到云南的水汽減少,同時季風形成的低值輻合系統減少,致使云南上空對流偏弱,西太平洋副高位置也對云南降水不利。
今年1月中旬后,南支槽波動轉入偏弱狀態,不利于西南暖濕氣流的輸送。在干暖西風氣流控制下,云南大部持續晴朗無降水,加上同期氣溫偏高、蒸發量偏大,使得云南近期氣象干旱迅速發展。
據云南省氣象局對比分析,由于近3年來降水偏少、庫塘蓄水不足,特別是滇中及以東地區的庫塘蓄水形勢更加嚴峻,干旱影響的程度還將加劇。根據天氣預報,2月上旬,除滇東及滇西北部分地區將出現陰天或局部有小雨外,云南大部地區仍維持晴朗少云天氣。
氣象、水文部門分析預測,云南正處于干旱高頻期,今后一個時期發生大范圍嚴重干旱的可能性較大。
據了解,本月內,云南小春作物將逐漸進入需水關鍵期和低溫敏感期,結合農事與天氣,氣象專家建議,各地宜繼續密切關注干旱的發展趨勢,注意節水抗旱。
據介紹,云南省氣象部門已進一步加強了旱情和土壤墑情監測等分析評估和服務工作;全省各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嚴陣以待,將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增加庫塘蓄水和水庫來水。
2月8日,昆明市五華區水務局為廠口社區界牌村村民送水。
連續3年干旱,云南已焦渴難耐。截至1月底,全省共有33個氣象監測站出現不同程度氣象干旱,235萬畝農作物受旱,144.1萬人、82.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請看記者從抗旱一線發回的報道。
2月8日,記者從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仍在持續發展的嚴重干旱已經造成云南235萬畝農作物受旱,144.1萬人、82.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由于氣候異常、江河來水持續偏少、庫塘蓄水嚴重不足,今年雨季到來之前,云南部分地區抗旱保供水形勢不容樂觀。
干旱持續,33個氣象站出現氣象干旱
“今年的小春已經基本絕收了。”昆明市嵩明縣嵩陽街道矣鐸村支部書記王發愁容滿面,“正常年份,現在小麥應該抽穗揚花了,可你看,這才長到二三十厘米。”
記者看到,地處半山區的矣鐸村大片耕地干涸開裂,小麥、蠶豆等農作物普遍打蔫不長或枯死田間。
“村里龍潭的出水量只有往年的1/3,兩個村民小組的400多人飲水困難。”王發說,“從去年12月份起,我們就用抽水機給他們提水了。”
類似旱情還發生在云南多地。在石林彝族自治縣鹿阜街道板橋片區,目前有8個自然村因沒有有效水源點,出現人畜飲水困難。小官莊一位村民說,村里用水一直由小屯水庫提供,由于今年旱情嚴重,仰賴小屯水庫供水的村子已有約5000人用水告急,現在主要靠街道辦事處和村委會定期拉水供應。
在滇中曲靖,截至2月6日,已有48條河道斷流,比前一周增加了6條;有74座水庫干涸,比前一周增加5座;機電井出水不足83眼,比前一周增加5眼。全市庫塘蓄水量比多年同期減少45%。
滇南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蓄水總量目前僅約3.7億立方米,占計劃蓄水量的51.13%,全州農作物受旱面積超過100萬畝,因旱直接經濟損失達5.93億元。
據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統計,去年汛后以來,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僅51.7毫米,比多年同期少20.8毫米、偏少29%。今年1月,全省河道平均來水量較常年整體偏少31%。截至1月底,全省共有33個氣象監測站出現不同程度氣象干旱,235萬畝農作物受旱,144.1萬人、82.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