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非”、“護航”、專項整治……密集的安全生產管控,為北京帶來了有史以來最安全的一年。市安全生產委員會昨天(16日)透露,2011年,全市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977起,死亡1089人,同比分別減少85起、87人,事故死亡人數低于控制目標14.3個百分點。為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安全狀況超過奧運之年。
煤礦首現“零事故”、“零死亡”
幽幽龍骨山,靜臥京畿。連綿群山之下,埋藏著優質無煙煤。這“烏金”帶來富裕的同時,也不斷吞噬著礦工們的寶貴生命。山腳下的長溝峪煤礦,2010年發生3起人員傷亡事故,5名礦工遇難。而當年,北京總共只有8名礦工在井下遇難身亡。
“我們的安全短板到底在哪兒?”煤礦黨委書記佟養貞說,痛定思痛,長溝峪煤礦發現了短板,原來是礦工誤操作。于是,一套在誤操作下也能保證安全的“本質安全系統”應運而生。
猴車是礦工從洞口到采煤工作面的交通工具,類似索道車。與游覽索道不同,猴車的座位只有自行車座那么大,人坐上去要雙手扶桿、兩腳前蹬,活像猴子。
“采煤工作太辛苦,不少下班礦工坐著猴車就睡著了,到下車區還沒醒,很容易被甩下去。”在長溝峪煤礦+141工作面,安全員老王指著一個彈簧開關說:“大家反復試驗后安裝了這套越位保護系統,睡著的礦工身體觸碰到開關,整個系統就自動停止運轉,同時發出安全警告,洞口安全員就會叫醒睡著的礦工。”
運煤的溜子也是事故常發地。很多大塊的煤,必須破碎成小塊運出井口。不少礦工怕費事兒不停車就撿煤破碎,經常受傷。“我們設計了紅外掃描控制器,人一過線,溜子自動停車。”佟養貞說,安裝了這套“電眼”后,再沒發生一例類似事故。
機械化采煤系統的“誤操即停”裝置、索道車的液壓抱死裝置、員工身上的無線定位裝置……黑漆漆的礦洞里,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裝備,配合嚴格的政府監管措施,為礦工安全撐起了一頂頂保護傘,收獲了60年來北京首張煤礦安全事故和人員死亡“雙零”答卷。
拒絕不安全的GDP
2011年4月25日,大興區舊宮鎮燃起一場大火,十幾條鮮活的生命就此隕落。慘痛的教訓為首都安全管理指出了重點方向,一場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人民戰爭迅速打響。
西三環邊六里橋北里車站附近一處老舊營房院,一直是豐臺區太平橋街道工委書記郗俊生的心病。
表面繁榮的幾十個門臉房內,都是無照經營的商販。動火、用電、擁擠,時時都會發生危險,但由于種種原因,整治卻很難。
“挨家上門勸說停業,誰都不聽。”郗俊生和街道辦主任裴玉珍在去年5月下定決心,在沿街門臉房門口砌起2.5米的高墻,先斷絕非法經營通道再強制拆除。從連夜砌起高墻到徹底鏟平違法建設,太平橋街道用了不到30天。
“怎么能沒有阻力呢?”裴玉珍腦海里,百余人手持啤酒瓶與她對峙的場面或許終身難忘。頂住壓力,太平橋街道接連取締了附近中學地下的旅館、三路居社區93號院的違法建設。得罪了一部分人,換來的是市民的安全。
打碎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單位的飯碗,對部分地區來說意味著經濟發展減速。但為了安全,北京去年拆除465萬平方米違法建設,依法關閉取締2.69萬家非法違法單位,排查隱患20萬項、整改19.6萬項,對帶安全隱患的GDP堅決說“不”。
人人都是安全員
李剛濤是天津電力建設公司北京電力醫院工地上一名普通的架子工。入行十年,他最大的變化就是對安全的認識。
“以前在外地其他項目施工,安全帶常常不系,事故不斷發生。”李剛濤從事的架子工是工地上的重要技術工種,每天用扣件組裝成千上萬的鋼管搭成支架,保護其他工友的安全。但誰來保護架子工的安全?2007年以前,架子工等從高空墜落的事故在全國高發,究其原因,不系安全帶占了絕大部分。
“一個小小的安全帶,就能挽救生命,為什么不能系好呢?”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市領導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要求:高空作業必須保證100%系牢安全帶。
強化培訓、強化檢查、強化日常管理。4年后的2011年,李剛濤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和工友互相檢查安全帶是否系好。
“誰也不愿拿自己的命開玩笑不是!”
“安全理念,只有深入人心,才能發揮作用。”市安委會副主任張家明說,安監部門今后將在執法監察、事故查處和投訴舉報三大領域“亮劍”,推動企業落實保障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讓每位市民都成安全員,為首都加上安全發展城市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