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分,工人在東二環路進行道路春季養護施工,消除路面出現的龜裂、網裂等病害。
今晨零時,東二環小街橋附近,三十多臺養護機械集結在通往東直門的外環車道上。工人們麻利地碼放錐筒封閉施工現場,銑刨機轟隆隆地開始破除路面,碎渣土順著伸長如云梯般的傳送帶直接就從車底送到了裝載車中。
這是二環路主路維修養護的施工現場。呼嘯的北風中,夜間氣溫仍在零下4攝氏度左右,工人們盡可能將外套捂得緊一些。
“仔細瞧,這些裂紋、小坑槽都是冬季形成的,必須趕在氣溫上升前修護,瀝青層一冷一熱破損很快就會加劇。”市養護集團項目經理趙明告訴記者,這個冬天雨雪少,融雪劑對路面的腐蝕不多,但春節以來持續低溫天氣,對路面還是形成了一定破壞。從21日起至本月底,包括二環路、朝陽門內大街、北京站東街、車公莊大街、西單北大街、月壇南街、首體南路、三里河路在內的20多條城區道路,將實行春季集中修復,以提高行車舒適度。
半小時后,病害路面已經被銑刨機的鋒利刀具齊刷刷切除了5厘米厚,施工人員在上面先鋪上一層薄薄的乳化瀝青,便于新舊瀝青層面的粘合。隨后,威風凜凜的攤鋪機開了過來,重新鋪上5厘米厚的新路面,現場很快騰起一片嗆鼻的白煙。煙霧中,養護工人們各執鐵鍬,在新舊路面的銜接部位補邊、找平。
“可比早些年快多啦!”正在指揮的“老”班長胡增謙很是感慨,修路修了20多年,機械化的高效施工讓工人們勞動強度小了很多,70多人的班組一晚上能修復2300多平方米的路面,在過去都難以想象。壓路機來回碾壓密實后,不到一小時,這段路面就將恢復通行,工人們再轉戰二環路內環主路。
這些天的集中修復,都是集中在凌晨零時至5時之間施工,將對交通的影響降到最低。短短5小時內,不僅道路修復完好,所有維修材料、渣土都徹底清掃,除留下油黑的新路面外,幾乎了無痕跡,真正實現“無痕化”施工。
“除春季集中養護修復外,今年6月汛期到來前,城區道路還將有第二波季節修,防止路面遭遇雨水浸泡后的松軟、塌陷,入冬前的第三波季節修,則將重點對路面裂縫進行修補。”市養護集團市政處副處長李昆表示,精細化的養護甚至預養護,已經使北京主要道路的壽命明顯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