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三峽小南海電站環評遭質疑 隱蔽征意見

2012-02-28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的環評在非常隱蔽地征求公眾意見,快去圍觀啊!”27日下午,一條微博在環保圈內快速傳播。

  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的網站上找到了《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下稱“公告”),發布單位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稱“三峽集團”)和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

  公告稱,小南海水電站位于長江宜賓至重慶河段重慶境內,是長江梯級開發的重要樞紐、三峽水利樞紐的上游銜接梯級,也是重慶統調電網中投資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

  電站保證出力731兆瓦,裝機容量1680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85.84億千瓦·時。

  據介紹,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工程包括重慶市跳磴河大渡段綜合整治應急工程、罐子溪渣場排水及防護工程和一期工程防滲項目。

  網上公布的上述信息,是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工程環評編制的首次對外公示,公開時間為2月23日至3月3日。但除了簡單的公眾參與信息公告外,上述兩家單位沒有透露更多的信息。

  有關小南海水電站的事,近年來一直受到民間環保組織的密切關注。小南海水電站的修建,在自然和社會效益方面引出諸多爭議。

  長江水系有魚類約370種,其中上游江段約有260多種。據國際動物學會秘書長、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中國項目主任解焱介紹,“小南海的范圍是我國特有魚類最為豐富的地區,同時也是我們國家現在受威脅物種種類最多的區域。”

  為了保護好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的生物資源和生境,減輕因三峽工程建設帶來的不利影響,1997年,四川省在長江上游干流的四川合江至雷波段,建立了長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然而,隨著金沙江干流梯級電站群的上馬,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溪洛渡兩個大型電站又侵占了這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與緩沖區,迫使保護區在2005年由原來的合江—雷波段向下遷移調整至重慶三峽庫區庫尾至宜賓向家壩壩下的江段,并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賓至月波江段作為補充,保護區更名為“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去年6月,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微博)向國務院法制辦遞交了《行政裁決申請書》,就“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一事申請最終裁決。

  自然之友總干事李波質疑:“小南海水電站項目本身還沒決策,先把‘三通一平’做了,程序上沒問題嗎?”

  小南海水電站的開發依據是1990年作出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其中提到:長江干流三峽之上、向家壩之下,應當修建小南海、朱楊溪、石硼等大型電站。彼時尚無魚類保護區一說。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即三峽集團前身)于2006年9月委托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開展了小南海水利樞紐建設項目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影響專題研究。2008年5月,農業部辦公廳在《關于長江小南海水電站開展前期工作及項目建設意見的函》中表示,鑒于小南海水利樞紐的建設將對保護區及長江珍稀特有魚類造成諸多不利影響,原則同意重慶市有關部門和三峽總公司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組織開展編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建設項目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影響專題研究報告書的前期工作。

  2009年2月和5月,農業部兩次組織專家組對重慶市的小南海水電站《影響對策專題研究》進行論證。

  小南海水電站何時開工?對這樣的來信,重慶江津區政府公開信箱今年1月8日的回復稱:“小南海水電站工程系國家和重慶市重點工程項目,所有的審批手續均由重慶市向國家相關部委申請審批,江津區協調配合重慶相關部門和長江三峽總公司完成在江津境內的移民、拆遷、環境保護等相關工作。但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該工程沒有動工建設前,不能進行宣傳報道。目前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待國家正式批復后方可動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