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心臟停跳60分鐘35歲男子“復活”

2012-03-06  來源: 廣州日報
[字體: ]

    心臟停跳60分鐘35歲男子“復活”

    十幾個醫生護士輪番為病人做按壓 實施心臟介入手術保命

  小梁是東莞石龍人,今年35歲,是一家裝修公司的老板,1月31日下午,因心肌梗死,他被送入石龍人民醫院治療,在心臟停跳60分鐘后,奇跡般地復活了。3月2日,他康復出院了。

  入院:

  胸痛入院電梯中心臟停跳

  據石龍人民醫院心內科負責人介紹,1月31日下午2:40,小梁因“胸痛1天”在家屬的陪同下步行來到醫院急診科,接診醫生蘇海華立即安排他做心電圖檢查,發現患者為急性廣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下午2:50,當小梁在醫生、護士和家屬的陪同下搭乘電梯時,突然失去了意識,雙眼凝視,口唇發紺。醫生檢查小梁心跳呼吸驟停,心臟停跳,大動脈脈搏消失,情況十分危急。

  搶救:

  十多個醫護輪做心臟按壓

  小梁隨后被緊急推進心內科急救室,心內科蘭軍主任指揮搶救。心臟復蘇、氣管插管接人工呼吸機機械通氣輔助呼吸,保證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

  “嘀——”心電監護顯示了一條直線,然而搶救的醫護人員并沒有放棄,“當時我們科十幾個醫生護士輪番上陣,一刻不停地為病人做心臟按壓,衣服都濕透了。”參加搶救的涂昌副主任醫師回憶說。

  經過持續1個小時的搶救,那條“直線”起了波瀾,心臟的活動有所恢復。

  脫險:

  醫生緊急實施心臟介入手術

  但是隨之而來的“電風暴”,將本來就緊張的搶救又推向了風口浪尖。電風暴,是室性心律失常風暴的簡稱,以其死亡率之高、處理之棘手和預后之惡劣而著稱。

  “病人才三十多歲,這么年輕,之前并沒有基礎病,如果能及時施行心臟介入手術,應該可以收到比較好的效果,不僅能挽救他的生命,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他正常的生活。”蘭軍主任說。他當即為患者進行了手術。

  小梁的命保住了。術后兩周他被轉入普通病房繼續觀察治療,除記憶力稍有減退外,無特殊不適,精神、食納正常,能下床自由活動,生活、工作能力基本恢復。

  35歲以上市民

  應定期篩查心臟疾病

  “我平時沒有什么疾病,也沒有什么特別征兆,怎么可能突然這么嚴重。”死里逃生的梁先生也非常納悶。“抽煙是梁先生病情的一個重要誘因。”蘭軍說,梁先生每天都會抽掉兩包煙,加上工作壓力大、生活又沒有規律、平時又經常熬夜,最終誘發了心肌梗死。

  像梁先生一樣,年紀輕輕卻患上心肌梗死的市民并不少。“現在心肌梗死有年輕化的趨勢。”蘭軍提醒,首先,35歲以上的市民,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心電圖、血脂、彩超等檢查,篩查心臟疾病。

  其次,患者要重視自己的感覺,如果有胸悶、胸痛、心悸或者陣發性胃痛,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就診,這些都是冠心病的發病前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