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底,我國銀行業負債總額達106.1萬億元,同比增長18.6%——這是中國銀監會近日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011年報》(以下簡稱《年報》)中透露的數據。對此,銀行業專家表示,負債總額上漲意味著銀行存款的增長,但銀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是能不能擴寬銀行業務的模式,增強盈利能力。
《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8.9%,負債總額106.1萬億元,同比增長18.6%,所有者權益7.2萬億元,同比增長23.6%。
值得注意的是,在負債總額上漲的同時,不良貸款有所下降。《年報》顯示,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05萬億元,同比減少1904億元,不良貸款率1.77%,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1.19萬億元,同比增加2461億元,撥備覆蓋率278.1%,同比提高60.4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高。
“商業銀行的融資方式主要是以負債的方式吸納存款,這些存款或者負債的金額主要來自于居民的存款,還有企業的存款和政府的存款。”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表示,銀行負債總額的增加意味著存款的增加,同時也有企業投資渠道收窄的原因,大量的資金進入到銀行,通過銀行的利息獲得利潤。
孫立堅認為,存款的上漲導致負債總額的上漲,但由于大量借貸資金的回籠,目前的負債額度仍然處于安全區間。“最近銀監會加強了對民間借貸市場的監管和對熱錢的監管,大量的資金又回籠到銀行體系,這點也說明存款和貸款之間形成了同向增長的格局。”
“當然銀行負債的增加也反映了我國目前金融發展的階段,投資渠道比較單一,大家仍需通過銀行渠道進行財富的保存。”孫立堅認為,從數據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今天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格局還是靠吸納存款放出貸款,所以對企業的放貸的能力依托于銀行吸收存款的能力。
相關新聞
北京銀行資產總額首破萬億
昨日,北京銀行公布一季報顯示,今年首季,該行實現凈利潤33.71億元,同比增幅33.79%。而在2011年,該行實現凈利潤89.47億元,增幅31.51%。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一季末,該行資產總額達到10012.66億元,比年初增長4.68%,穩步邁上萬億元臺階。存款余額6634.89億元,比年初增長492.48億元,增幅8.02%,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貸款方面,一季度末貸款余額4251.98億元,較年初增長4.83%。
國泰君安邱冠華認為,北京銀行存款保持高速穩定增長與其獨特的客戶結構有關,高比例的對公存款有助于公司保持穩定的存款來源。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北京銀行對公存款/個人存款余額比例高達13.6,遠高于其他上市銀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