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業內人士估計北京跨區入學比例今年難下降

2012-05-07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小升初”辦理跨區入學今日結束

    盡管本市尚未正式出臺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但從昨天(6日)起,各區縣就已開始辦理“小升初”跨區入學手續,今天下午結束,逾期將不再辦理。雖然教育部此前曾明確收緊跨區招生比例上限,但據業內人士估計,今年本市小學入學、小升初跨區入學比例恐仍難下降。

    想跨區看戶口住房

    東城、西城、海淀三區率先公布小學入學、“小升初”跨區入學辦法,除要求學生出示《回戶口或家庭住址所在區縣入學申請表》外,戶口和住房成為決定學生能否跨進這三個區學校大門的重要條件。

    東城區要求跨區學生出示本人戶口簿,證明學生本人戶口在東城。個別由于特殊原因沒有東城戶口,則需要出示其父母或監護人的房契。

    西城區則要求學生出示學生本人戶口簿或在西城區住所地的房屋產權證,房主要求是學生的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同時,還要提供父母或法定監護人與學生的關系證明及學生本人的身份證號。

    海淀區的要求則更加嚴格。想要回海淀區學校上學,學生及父母全家人的戶口均須在海淀。如果是集體戶口,還需提供海淀區的住房證明;或者出示學生本人北京市戶口簿、父母一方的海淀區房屋產權證和能說明親子關系的相關證明。

    特長須獲獎證書原件證明

    各區也同時公布今年特長生招生辦法,今年如果學生希望憑借文藝、體育、科技特長或是市三好學生等身份入學,必須出示獲獎證書原件。

    海淀區招生考試中心上周末公布了今年“小升初”藝術、科技、體育特長生招生計劃和測試時間。今年,該區將招收2361名特長生。

    據了解,今年,該區招收藝術、科技、體育特長生的中學分別有25所、23所、31所,招生人數分別為1121人、546人、694人。其中,中關村中學招收的藝術特長生和科技特長生數量最多,分別為95人和60人;八一中學招收的體育特長生最多,為60人。

    按照計劃,海淀區“小升初”特長生測試將于本月19日、20日進行。

    隨遷子女憑“五證”入學

    按照東城區招生考試中心(南區)公布的《2012年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辦理須知》的規定,今年,隨遷子女入學仍然須提供“五證”。

    所謂“五證”,即全家戶口簿;父母雙方在東城南區(原崇文區)的暫住證;父母在東城南區(原崇文區)的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如房屋產權證、住房租賃合同等;父母雙方在東城南區(原崇文區)的務工就業證明:如勞動合同、受聘合同、營業執照等;孩子戶口所在地鄉鎮政府出具的來京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及流動人口子女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此外,非小學一年級借讀學生還要出具原就讀學校開具的學習證明。

    據悉,東城區南片隨遷子女的家長需要在5月14日至6月15日期間,到暫住地街道辦事處開具“在京借讀證明”,6月23日,可以到暫住地街道辦事處或上網查看分配結果。

    跨區招生比例禁超10%

    此前,教育部公布《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為非正常跨區域招生設定上限,明確要求非正常跨區域招生比例高于10%的要制訂專項計劃,3年內減少到10%以下。上個月,教育部等部門再次出臺文件,要求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接收學區內學生的比例不得低于當年招生人數的90%。

    但業內人士分析,此項政策剛開始實施,特別是今年實施起來難度較大。這是因為本市就近入學是依據戶籍所在地或實際居住地,跨區回戶籍所在地、實際居住地入學屬正常跨區。教育部新政所指的跨區含義沒有明確界定,因此具體操作起來不容易。

    今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目前還沒有正式出臺。按慣例,各區縣會確定區縣每所學校對應的服務片,保證學校首先接收服務片內學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