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國土資源公報稱過半地下水水質差

2012-05-13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去年土地出讓合同價款逾三萬億元 

  日前,國土資源部《2011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面向社會發布。公報涵蓋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地質調查、地質環境、測繪服務、執法督察、科技與信息化等,同時首次單列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相關數據,共9方面內容。公報顯示,去年全年國有建設用地實際供應總量58.77萬公頃,同比增長35.9%,土地出讓合同價款進一步增長,達到3.15萬億元。

  地下水質量狀況不容樂觀

  公報顯示,全國200個城市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在4727個水質監測點上,取樣測試分析結果表明,水質呈優良級的占全部監測點的11.0%;水質呈良好級的占29.3%;水質呈較好級的占4.7%;水質呈較差級的占40.3%;水質呈極差級的占14.7%?傮w來講,全國地下水質量狀況不容樂觀,水質呈優良—良好—較好級的占45.0%,水質呈較差—極差級的占55.0%。較差—極差級水的比例已經超過了優良—良好—較好級水。

  與上年度相比,有連續監測數據的水質監測點總數為4282個,其中水質變化呈穩定趨勢的占67.4%;呈變好趨勢的占17.4%;呈變差趨勢的占15.2%。總體來講,全國地下水水質變化以穩定為主,呈變好趨勢和變差趨勢的監測點比例相當。與上年度相比,有連續監測數據的水質監測城市總數為176個,其中66%的城市地下水水質狀況以穩定為主,水質呈變好趨勢與變差趨勢的城市所占比例幾乎相當。水質狀況以穩定為主的城市分布在全國大部分省份。其中呈變好趨勢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西藏、內蒙古、廣東等省(區)的部分城市。呈變差趨勢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云南等省的部分城市。

  住宅用地供應同比增長近一成

  公報顯示,去年住宅用地供應量為12.52萬公頃,同比增長8.6%。國有建設用地供地總量連續3年保持增長。全年出讓國有建設用地面積33.39萬公頃,出讓合同價款3.1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7%和14.6%。其中通過招拍掛出讓土地30.47萬公頃,出讓合同價款3.02萬億元,分別占出讓總面積的91.3%和總價款的95.9%。

  截至2011年末,全國84個重點城市處于抵押狀態的土地30.08萬公頃,抵押貸款4.80萬億元,抵押面積和抵押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6.5%和36.3%。全年抵押土地面積凈增4.19萬公頃,抵押貸款凈增1.2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1%和37.6%。

  大宗礦產品供應對外依存高

  公報顯示,隨著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力度不斷加大,大部分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保持增長,其中,能源礦產查明資源儲量普遍增長。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76處。主要礦產品產量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但是大宗礦產品的供需缺口依然較大,對外依存度居于高位,資源安全存在隱患,提高資源保障能力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目前,石油對外依存度為56.7%、鐵礦石對外依存度為56.4%。其中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十年來翻了一倍多。礦產品對外貿易活躍,進出口總額9571億美元,同比增長34.3%。其中,進口額同比增長34.5%;出口額同比增長33.9%。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