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搜房網“白金卡”斂財何時不再瘋狂?

2012-06-05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在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主旋律中,時刻隱藏著巨大的購房風險甚至是陷阱——其中個別房地產網站不惜以損害各方利益為代價,在不具備合法資質的情況下,通過發行“白金卡”“VIP卡”等形式與開發商合作促銷樓盤,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嚴重擾亂了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

    搜房網售賣“白金卡”斂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早在2011年,央視二套財經節目“樓市新觀察”就曾曝光開發商違規辦卡黑幕,節目中提到搜房卡涉嫌倒賣客戶資源圈錢,并提示消費者要警惕這一類型的優惠促銷陷阱;而在今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前夕,中國消費者協會針對目前售樓處為攬客所辦理的“白金卡”“VIP卡”特別提醒消費者,其收費定義模糊,一旦出現問題,購房者面臨退款困難,購房者要謹慎對待;而日前《證券日報》又再次報道了“白金卡”引發購房者起訴,搜房網賣卡1.5萬補償3萬的事件,再次引發了國內輿論一片嘩然。

    分析人士指出,開發商和搜房網等網站聯手推出的這種“白金卡”營銷模式,涉嫌侵害購房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萬一將來發生購房糾紛,這筆買卡的錢能否退還?如果是定金,一旦購房者毀約,款項可以不退;但如果是開發商毀約,購房者可以要求雙倍返還。交錢的性質消費者都無從知道,知情權受到侵害,公平交易權自然也更無從談起。

    盡管按照相關規定,未領取預售證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發放“VIP”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但一些商業網站,卻不明不白地收費,大有越演越烈之勢,嚴重損害了購房者的利益。

    不僅如此,一些商業房地產門戶網站沒有中介代理、居間資格,但卻提供中介服務,組織團購活動,其一些團購活動宣稱有優惠,但實際上購房者直接去售樓處,也能拿到同樣的優惠,裹挾了購房者的利益。

    雖然搜房網等網站以發“白金卡”模式與開發商合作進行營銷由來已久,并給多方利益帶來各種損失,但其卻因打政策的“擦邊球”屢屢逃避了相關部門的調查和處罰。

    在當前搜房網售賣“白金卡”斂財的黑幕再次被媒體揭露之際,本著維護廣大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政府監管部門的介入恰逢其時,應嚴查到底,絕不姑息,給廣大購房者一個交代,維護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