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蘋果應用商店“涉黃”經年不改 敷衍推諉蘋果延續“鴕鳥政策”

2012-11-03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蘋果應用商店“涉黃”經年不改 敷衍推諉蘋果延續“鴕鳥政策”

    雖然語音對話軟件Siri已屏蔽“三陪”信息,但這并未讓蘋果公司擺脫“涉黃”的泥潭。記者發現,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依然“情色遍野”,一年多來始終未找到解決方案。而蘋果中國新聞發言人對審核流程及其改進等事宜僅僅表示“不做評論”,而蘋果技術服務團隊則將問題推給軟件開發者。專家認為,應用商店里的軟件雖非蘋果開發,但是蘋果依然難辭其咎。

    Siri屏蔽“三陪”信息 蘋果仍陷情色泥潭

    日前蘋果手機軟件Siri“涉黃”相關報道播發后,記者再度使用Siri搜索“三陪”場所,Siri仍然會根據口令尋找,但結果卻是“找不到任何‘三陪’場所”。和中文版一樣,Siri英文版也同樣已經屏蔽相關內容。蘋果公司一位姓林的客服人員向記者確認,根據一些用戶的反映,目前已將“三陪”信息列入屏蔽范圍。

    然而,這并未使蘋果擺脫情色泥潭。不少網友反映,蘋果應用商店仍然充斥著色情內容。

    記者近日登錄蘋果應用商店看到,在圖書類別下的付費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位的即是《最新當代情色專輯》,第三位的是《情色玄幻系列小說庫》,第四位是《2011最新網絡情色小說合集》……在排行榜前10位中,半數的圖書名字都涉及此類內容。

    而另一個名為“xxx時刻”的游戲應用里,一個穿著暴露的女子擺好姿勢供用戶通過屏幕“撫摸”,并會根據不同程度發出各種不雅叫聲。

    更讓人擔憂的是,還有一些類似上述內容的應用與少兒讀物列在同一頁面,對未成年人沒有進行有效隔離。

    2011年9月,在蘋果位于上海的零售店開幕時,蘋果高層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會就蘋果應用商店“涉黃”的問題向美國總部反映并予以跟進。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這一問題依然存在。人們有足夠的理由懷疑蘋果高層的真誠度。

  應用商店“黃毒”泛濫 蘋果有沒有責任?

    和Siri由蘋果自主研發不同的是,應用商店里的軟件基本都是第三方軟件開發者的產品,不少網友因此提出疑問:“黃毒”泛濫應用商店,蘋果有沒有責任?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生前曾在一封回復用戶的郵件中表示,蘋果有責任讓iPhone遠離色情。

    “我一直覺得奇怪,喬布斯生前說過蘋果有責任讓用戶遠離色情內容,那現在應用商店里的情色內容是怎么上的架?”上海網友何永明說。

    國內一家移動互聯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蘋果對于在應用商店上提供應用軟件的開發商有一套審核機制進行“把關”。但是面對線上約70萬種軟件應用,尤其是一些軟件開發商的小動作,例如開發商通過后臺操作在產品上嵌入情色網頁,又或者在一開始提供產品時就選擇惡意隱瞞,蘋果就很難做到全面監控。

    記者發現,在蘋果應用商店里有一個“條款與條件”的鏈接,其中有一項是“令人反感的材料”,寫道:“您也許會遇到您可能視為是無禮、下流或令人反感的材料,此類內容可能不會被確定為含有露骨的材料,盡管如此,您同意自行承擔風險使用有關商店,對于可能被認定屬于無禮、下流或令人反感的材料,itunes不向您承擔任何責任。”

    艾瑞咨詢分析師沈歲認為,這樣的條款顯得有點“霸王”,原因或在于蘋果是家美國公司,它對于涉黃內容的監管標準與中國的不同。

    手機軟件在線制作平臺——追信公司負責人陳鳴介紹,蘋果公司對于付費應用的開發者有一個固定分成的政策,一般蘋果會拿走30%,前提是這些應用通過蘋果的審核后在應用商店上架。

    “這就意味著被下載軟件‘涉黃’,蘋果不能置身事外。”傲天活力CEO王濤說,尤其是中國已是繼美國之后消費第二大市場,蘋果急需負起監管責任,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推諉推責 蘋果仍耍“鴕鳥政策”

    蘋果中國新聞發言人黃昱娜表示,盡管蘋果在對開發者的審核環節是嚴格的,但不乏一些應用開發者在后期經營中出現違約。

    但黃昱娜拒絕就審核流程、時間以及今后是否會完善等細節做出評論。“這個我們來講是屬于公司運營跟開發商開發者之間具體的運營層面的細節,我們不做評論,也不會說我們協議當中內容以前是怎么樣,現在是怎么樣,今后會怎么樣。”

    黃昱娜表示,如果是消費者想要投訴,可以通過郵箱跟蘋果公司取得聯系。記者以用戶身份致電蘋果公司客服,在一位姓周的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向itunes技術支持團隊發了封電子郵件。次日,一位自稱Thoms的團隊工作人員給記者回了封郵件,其中寫道:“相關應用程序開發商,是您咨詢該應用程序價格/功能信息的最佳信息來源;有關說明,都須由開發商首先給出權威解釋。”此外還附上一個鏈接,即是記者此前看到的有關“令人反感的材料”的“條款與條件”。

    不少網友、專家和業內人士都認為,蘋果公司向來很少回應公共事件,也缺乏改進的實質性動作,如今把責任推給軟件開發者,是典型的“鴕鳥政策。”

    事實上,“鴕鳥政策”向來是蘋果公司的慣用手法。無論iPad2退返差價“雙重標準”,還是中消協今年內對蘋果連續三次“開炮”,點名批評蘋果維修合同不公平格式條款及售后服務存在的“霸王條款”,蘋果都沒及時、有效解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