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公務員房拋售”疑點重重

2013-01-26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昨日(24日),一則《北京“公務員房”拋售:隨身帶房本午夜簽合同》新聞引起公眾關注。但業內人士指出,從整體市場情況來看,無法證明官員大量拋售房產的情況,而記者實地采訪中,也并未發現豪宅拋售情況。

    8套“公務員房”正在拋售

    22日,記者根據網上線索,以看房名義暗訪麥田房產紫金長安店。

    此前,麥田房產去年12月份在網站上發布的“8套市場難尋單位,戶主統一放盤,政府優質資源”之中最后一套。該8處房源是位于北京海淀五棵松附近紫金長安小區,單價近7萬元/平方米,每套售價都在千萬以上。其中一套“急甩”房源面積為199平方米的四居豪宅,售價為1380萬,單價為每平方米69346元。

    在會議室內,兩位“高級房產顧問”熱情地向記者詳細介紹了紫金長安小區的3套在售房源。據其介紹,該小區毗鄰市建委,房產部分是山西等地生意人購買,部分是政府官員房產,其中一位業務人員向記者極力推薦一套257平方米的四居。

    當記者特別問及有無200平方米左右、“急甩”的四居房源時,對方表示,該小區的房源極少,很長時間才出一套,當前并沒有特別急賣的房源。隨后,記者又以買家身份在紫金長安小區周邊的鏈家地產、中原地產、我愛我家等房產中介打聽房源信息,均未能聽到所謂“8套政府優質資源”信息。

    “連甩8套實在不可能!這幾個月交易的都沒有這么多,我們很清楚。”中原地產紫金長安店經理告訴記者。

    不過,昨日網傳一則《北京“公務員房”拋售:隨身帶房本午夜簽合同》的新聞。報道中稱,甩賣豪宅的“政府高官”“隨身帶產權證,隨時簽合同”。而消息中,業務人員所講述的交易的房產,正是本報記者所調查的紫金長安小區的在售房源。

    拋售怎么可能還漲價呢

    “不符合情理。”北京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對記者表示。有過多年房產交易一線經驗的張大偉對豪宅拋售的傳聞提出了質疑:“一是拋售,拋售的特點是著急賣房,價格起碼不會漲。但文中的房主還一直要求定金,并且要漲價,假如我是一個官員,貪污了一套房產,紀委要查我,本來1000萬可以賣,我還非得1100萬才賣出去?”張大偉說。

    “二是官員本人深夜12點簽約——無論你在什么時間簽約,房產的名字都是你的,隱匿是沒有用的。并不是說你賣了,以后就不知道是你的了。”張大偉繼續分析。

    張大偉認為疑點最大的地方,在于房產交易的數目。“紫金長安的一套房產就上千萬,8套就得上億,一個有這么多房產的官員級別肯定不會太低,一定不會親自出面,而是會委托別人交易,沒必要自己冒這個風險。本來想扔炸彈,結果把自己引爆了,沒有這樣的。除非這些官員拋售房產后移民,否則現金轉移都很難。”

    從房產交易的業務角度,張大偉也表示“不可理解”:“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市場價格100萬的房子,有人要80萬賣,我會向客戶解釋一下其中的原因,但是紫金長安的這套房產是在坐地漲價,我為什么要說它是一個‘公務員房’呢?如果我是業務員,跟您這么說,您敢買嗎?因為你買到的不是一個便宜貨,何必非要買高價的‘贓物’呢?”

    “特別是對于買上千萬房產的人,這種有問題的房產肯定不會輕易去碰的,交易過程中被凍結了怎么辦?”張大偉說,“另外,所有的故事都是從一個業務員的口中講出,疑點很多。”

    貪官賣房,誰敢大張旗鼓地說呢

    此前22日,記者就曾與在網上發布“公務員房”信息的柳姓員工聯系時,該員工手機還能正常通話。

    不過,“公務員房拋售”的消息昨天從網上傳出后,柳姓員工的手機就始終關機,再也無法聯系。據其同事介紹,該員工現并不在紫金長安店工作,已經于數日前調離。

    昨日,記者以買家的名義再度與麥田房產紫金長安店的業務人員詢問“公務員房”甩賣的實情。

    “網上報道我也看了,是一個記者來看房,瞎聊的!”該中介員工說,“今天電話接了老鼻子去了,都問這套房產的情況。純屬忽悠,誰能信啊,整個小區統共沒有幾套房子,哪有8套!?”他笑著說。

    而針對網傳另一條“政府高官甩資金,長安中心位置樓王,199平方米四居室,奢華裝修帶車位,超價1400萬”的信息,麥田房產紫金長安店員工明確告訴記者:這套房的業主“是影視公司做生意的”。據該員工介紹,這名房主有兩套房,一套是紫金長安199平方米的四居室,另一套是同樣五棵松附近的今日家園。

    “當時房主是賣哪套都行,后來今日家園的房產先出手了,所以這套紫金長安的房子就可賣可不賣。我們死命和房主說,你賣了吧,我們幫你賣個高價,最后房主才答應出售,所以是這種情況下,才發了這個信息。”該業務員說了實情。

    對于為何要“攢”這么一個局,該業務員對記者說了實話:“多少套房都是炒作的,這不國家反腐敗查這么嚴嘛,這玩意兒誰敢大張旗鼓地說呢?”對于紫金長安這套房產是否仍然在售,業務員表示“現在已經不賣了,過了年再說”。

 甩賣豪宅,不等于不打自招嗎

    22日,下午3時,太陽宮。

    裘馬都,一處標有“私人寓所”的高檔樓盤前,兩名中介公司員工在寒霧中圍著三排廣告架轉悠,等待著詢價的買房人。

    據房產中介小尚介紹,太陽宮地區豪宅扎堆,包括裘馬都、鳳凰城、紅璽臺以及太陽公元等,目前均價5萬多元,最近掛牌出售的比較多,一共有38套房源,價格最高的是一套800平方米的房產,價格5800萬元,其余的從3000多萬到1000多萬不等。

    中介小尚告訴記者,雖然近一兩個月掛牌出售的比較多,但并未聽說多套房產掛牌甩賣的情形,賣主似乎并不急于出手,且價格也不低。“例如5800萬的那一套,房主稱打算移民,因為裝修非常豪華,均價到了7萬多元一平方米,所以談不上拋售,掛牌一個多月,看得人并不多。其余幾套,價格比較低的是沒有裝修的毛坯房,房主買了以后一直閑置空著,還有一個房主最近委托他們賣兩套上千萬的房子,據稱人不在北京一直沒有露面,但掛牌1個多月沒有賣出去,房主表示,賣不出去先不賣了。”小尚對記者說。

    “甩賣豪宅,這不是不打自招嗎?”他問。

    此后,記者采訪的5名不同房產中介經紀人都表示:沒有感受到有人在低價拋售,房源增加并不明顯。“急于出手的客戶不多,尤其是市中心的高檔住宅,成交比普通民宅低很多,例如東直門NAGA上院,目前8套房子出售,從4850萬元到2000多萬元不等,掛了幾個月都沒有成交,房主也并沒有降價。”一位業務員告訴記者。

    貪官會把房產都掛在自己名下?

    針對媒體網傳政府高官甩賣豪宅一事,一位業內人士笑稱:“要么是業務員把記者忽悠了,要么是媒體忽悠了大眾。”

    北京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從整體市場情況來看,無法證明官員大量拋售房產的情況。“因為如果是拋售,急于出手肯定會降價,尤其是如媒體所說,幾千套房產集中入市,肯定會對價格造成影響,但實際情況是最近房價還一直在漲,沒有出現下降的趨勢;而一月份二手房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漲,主要原因是去年1月正值春節,大家忙于過節買房的人很少,而今年春節在2月,2月肯定會出現成交大幅下降的情況,這個統計數字無法證明拋售的存在;而且,一個人同時出售多套房子的情況也很少見,即使是貪官,一般也不會把房產都掛在自己的名下。”

    北京鏈家市場研究部張旭也證實,目前從上報的統計數據來看,北京目前沒有出現大規模拋售的情況。“雖然二手房成交量有所上漲,鏈家目前的房源還是比較緊張,近期房源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他表示,由于官員財產公示而出售房產的情況可能個別存在,但沒有對市場造成什么大的影響。

    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房產業內人士對記者稱:大多數官員不會這樣急于拋售房產。“這基本和自首無異,不賣沒準還一時查不到自己,一賣反而暴露了。”該人士指出,占有多套房產的官員更傾向于選擇其他做法,例如過戶給親戚,或者加名字,這些都是隱匿資產的方法,比拋售要穩妥很多。

    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均指出:無論是公證方式贈與、轉到親戚名下,還是委托律師全權辦理出售,都不可能完全抹去原有房主的交易記錄。因此,對于北京出現大規模拋售公務員豪宅房產的媒體報道,可能屬于炒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