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中國網事:“徹底解決”戶口亂象:最大的漏洞是“人”

2014-07-16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針對戶口登記管理存在的“錯、重、假”等問題,公安部日前要求各地公安機關進行“徹底解 決”。但專業人士認為,假戶口、重戶口等問題積弊已深,尤其牽涉到公安機關極少數人濫用職權、違法亂紀等問題,戶口整頓與反腐工作應同時開展,對違規違法 者要嚴厲打擊。

   “房姐”“房媳”背后的戶口亂象

   今年4月,山西省長治市公安局原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樊紅偉被網民曝光有多個身份證。經山西省公安廳調查,樊紅偉陸續辦理過6個虛假身份信息。2013年,樊紅偉注銷了其真實身份證。

   與樊紅偉事發時間差不多,河南省鹿邑縣男子肖建鵬補錄戶口時提供虛假證明材料,但仍然辦好了戶口。后公安機關接到群眾舉報才注銷了該戶口。

   2013年7月,河北省沙河市橋西辦事處曹莊三村村民冀轉霞發現自己的戶口本上莫名其妙地多了一個女兒“冀某敏”,對于這個女兒她既不認識,也不知情。

   說起與戶口亂象有關的人物,最出名的當屬“房姐”龔愛愛,她有4個戶口。此外,“房媳”張彥擁有北京、山西雙戶口,也引發了輿論關注。

   在百度輸入“重戶”,能看見許多咨詢這一問題的網友。如一位網友說,自己的兩個戶口都是農村戶口,都辦理有身份證和護照,兩個戶口不同地區、不同名字、不 同身份證號碼。至于重戶的原因,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僅推測“可能是小時候原本的戶口沒有遷走,新遷來的地方又幫我上了戶口……”

   從被媒體關注的多起事件看,戶口亂象牽涉的人群既有官員、商人,也有警察和普通群眾。從“亂”的情況看,其中較為普遍的是重戶——公安部數據顯示,今年上 半年全國共清理注銷重復戶口27.1萬個。此外,也有假戶、錯戶現象,還有虛假戶口被保留、真實戶口反而被注銷的情況。

   從基層實際看,戶口管理還存在人口出生、死亡,遷入、遷出“賬目”與實際不符等情況。如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2012年起在勐統鎮試點戶口整頓工作,全鎮通 過對公安、統計、計生部門人口統計數據差錯率的比對發現,人口數據登記漏登、重登情況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時,公安機關戶口管理更新維護不到位,漏項、錯項 時有發生。

   問題戶口背后多有人為因素

   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重戶、假戶案例看,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是辦理戶口的申請材料是虛假材料。如河北省沙河市村民冀轉霞莫名在戶口本上多出個女兒,后經警方調查,其戶口是村委會會計受人之托,以村委會名義出具虛 假介紹信等相關手續后,帶著冀轉霞戶口本到派出所申報的。又如樊紅偉的多個身份證中,有1個是樊紅偉使用真實信息違規辦理的尾號為0074的身份證,有2 個是樊紅偉編造虛假身份信息辦理的。

   二是不少案例中出現了戶籍民警的身影。在相關案例中,經常能看見“民警工作不認真,調查核實不細,責任心不強”等字眼。但事實上,一些“不認真”卻是有意 為之。公安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查辦偽造買賣戶口證件案件149起,查處責任民警和輔警46人。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害群之馬”只是極少數,但 危害極為嚴重。

   如龔愛愛辦了4個戶口,共花費60萬元,其中40萬給了一名戶籍民警。據稱,該戶籍民警先后辦理過20余個假戶口,都沒有被發現過。又如貴州省龍里縣公安 局治安管理大隊原大隊長胡正昌2003年至2011年在擔任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戶政科科長、龍山派出所教導員、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大隊長期間,多次為 他人違規辦理虛假戶口121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45個,涉嫌收受賄賂27.5萬元。

   公安機關的正常管理也存在不少問題。一位基層戶籍民警告訴記者,90年代初因門檻低不少人“農轉城”,在當時全靠手工辦理遷移手續的情況下,有些戶籍民警 疏忽大意,在其戶口遷出后未及時銷掉原有戶口,導致了重戶。大約十一二年前,其所在的縣公安機關對戶籍實行微機管理。此后,在戶口管理中“重查詢、運用, 輕核對、維護”,導致村級人口管理工作臺賬成了被遺棄的“舊賬本”;派出所則在人口管理中“單打獨斗”,自信式放任管理;群眾則對相關政策不了解,有的甚 至有意借戶口重復領取惠農資金。以上種種,導致了“問題戶口”的出現。

   腐敗不除,戶口亂象難消

   有意為之的“問題戶口”能給當事人帶來什么好處?一位基層警察分析,打造“問題戶口”的目的各不相同:農村一些新生兒落戶時,因父母戶口不在同一地,由村 里統計上報時隨父、隨母各落了一次戶,因認為兩個戶口能分別享受村里的待遇,有的群眾就故意隱瞞;有的為了達到“高考移民”等個人目的,利用非法手段在戶 口管理薄弱地區申報虛假戶口;有的是為了以后找工作方便及享受福利待遇,非法提供虛假關系證明,按直系親屬關系將戶口遷入城區,但原遷出地戶口一直保留; 也有的“貪官”故意辦理重戶口,用清白的真戶口應付紀律部門的檢查,其他貪腐資金和房產等則附著在假戶口上。

   “我國戶口上附著的利益太多。”云南省社科院社會學專家李進參說,如計生、勞保、社會福利、教育等,農村戶口更涉及集體資產收益、拆遷補償、宅基地分配、惠農補貼等利益。“關鍵是要剝離戶口上附著的各種利益。”

   記者了解到,目前與公安機關戶籍管理系統對接的其他部門如銀行、民政等系統中,其規范程度有所差異,有的身份核查系統更新不及時,有的沒有進行內部聯網, 使虛假信息有了可乘之機。戶籍管理的嚴格程度也有著明顯的地區差異——有些省并沒有將信息管理系統普及到派出所,有的地方還未落實嚴格的落戶審批制度。對 此,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春光認為,無論多嚴格的制度,其最大的漏洞還是人,“腐敗一日不除,重戶現象就一日不會消失,戶口整頓和打擊腐敗必須同時進 行。”

   目前,雖然國家規定了申報戶口所需的材料,各地也有具體的細化規定,但要得到偽造的證件、公章、證明等并不難,只要留心,要獲取他人信息也并非難事,這導致公安機關對信息真實性的審核遇到極大挑戰。

   云南省凌云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文杰建議:強化違法違規者的責任追究,對那些違反戶口登記條例中相關規定的人應當重處;對為這些人提供虛假材料的,也應堅決打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