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記者從北京市氣象局獲悉,今天白天受弱冷空氣影響,北京空氣污染擴散條件逐步好轉,持續性霧、霾天氣減弱消散。受偏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今天至后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將有一次明顯雨轉雪天氣過程。預計此次雨雪天氣持續時間長,累計降水量較大。
■發布
近期降溫幅度達8至10℃
昨天(18日),北京地區繼續受低壓輻合區影響,近地層濕度明顯增大,風速減小,氣象條件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的擴散,有中度到重度霾。夜間有霧,能見度1~4公里,局地不足500米。
市氣象局預計,19日夜間北京地區自北向南開始出現小雨或雨夾雪天氣,20日白天大部分地區將有雨夾雪轉雪(北部地區為雪),20日夜間至21日白天以雪為主,21日入夜后降雪天氣逐漸結束,北京今晚將開啟40小時雨雪模式。
北京大部地區過程累計降水量8~15毫米,降雪量可達5~8毫米(大雪),北部和西部山區局地有暴雪(10毫米以上);平原地區積雪深度可達2~5厘米,山區可達5~10厘米,將出現道路結冰。這意味著北京大部分地區過程降雪量可達大雪,北部、西部山區局地有暴雪,大部分地區將出現積雪和道路結冰。
在這場雨雪模式中,新一輪的大風降溫也隨之到來,降溫幅度達8至10℃。根據預報,21-22日北京地區將有4級左右偏北風,陣風可達6、7級。21-24日氣溫將明顯下降,預計降溫幅度可達8~10℃,22-24日白天最高氣溫-3~-1℃,夜間最低氣溫-9~-10℃。24日以后氣溫緩慢回升。
今冬初雪提早一周報到
上個月北京西部的海坨山、佛爺頂、百花山不是已經下過雪了嗎?為什么不算初雪?據氣象專家介紹,在氣象學意義上,初雪日是指北京市域內第一次出現較大范圍降雪過程的日期,統計時段為當年10月1日至第二年5月31日。
定義為初雪日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其一是全市20個人工站中多于10個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象。其二是城區5站(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觀象臺)均觀測到有降雪現象,或城區5站中3個或以上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象,且至少1個站降雪量≥0.1毫米。因此,上次海坨山、佛爺頂、百花山的小范圍降雪,并未達到北京地區初雪日標準。
據統計,北京今冬初雪的到來時間較往年平均初雪日提早了約一周時間。北京常年初雪日為11月29日,但每年的變化差異很大。1954年以來,北京最早初雪是1987年10月31日,最晚初雪是1984年2月11日,相差百日。
我國遇入冬最強冷空氣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明天至24日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將相繼出現明顯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20日至24日,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日平均氣溫將普遍下降6到10℃,河南、湖北、湖南、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6℃以上。北方地區將有明顯降雪或雨轉雪,南方地區將有強降雨。
那么,寒潮來了該怎么辦?據了解,寒潮是我國冬季常有的自然現象,它雖然帶來了大風降溫雨雪天氣,但也能起到凈化空氣、緩解污染的作用。市民可添衣保暖,老弱病人,特別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應盡量不要外出。
■應對
未落實掃雪鏟冰單位將受罰
記者昨天從市城管委獲悉,針對這次降雪,市城管委已召開掃雪鏟冰指揮部動員部署大會,要求各單位立即啟動掃雪鏟冰指揮調度系統,做好掃雪鏟冰工作。在此期間,市城管執法局將負責檢查督促社會單位和發動群眾進行掃雪鏟冰,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對未盡職的單位給予處罰,并在媒體上給予曝光。
市城管委要求,各相關單位明確掃雪鏟冰“一把手負總責”,確保指揮調度系統暢通,做好車輛、設備、物資和人員的準備,嚴格進行監督檢查,把掃雪鏟冰工作落實到一線,責任落實到具體人。
環衛集團、公聯公司和各區環衛中心等環衛專業作業隊伍要加強掃雪鏟冰應急物資儲備,安排作業車輛和人員,確保長時間降雪人員充足,車輛設備可靠運行。特別是延慶、懷柔、密云、門頭溝、房山等西部、北部山區要做好應對大到暴雪的應急準備。
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單位在接到市氣象部門發布的降雪預報時,就要立即啟動掃雪鏟冰應急預案,加強值班值守。遇有掃雪鏟冰藍色(小雪)、黃色預警(中雪)時,應隨時保障城市主要道路通行條件;遇有掃雪鏟冰橙色預警(大雪)時,應在2小時內保障城市主要道路通行條件;遇有掃雪鏟冰紅色預警(暴雪)時,應在4—6小時內保障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城市高快速路及其聯絡線、重要交通樞紐,中央、市、區黨政機關和學校、醫院等周邊道路通行條件。降雪結束后,要及時清除積雪殘冰,迅速恢復市容環境。
■督察
建筑垃圾運輸車停止運行
在本市空氣重污染預警期間,市城管委聯合多部門開展了市級聯合督導檢查,對未落實停止土方施工和不按規定從事運輸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進行現場督察,并要求整改。
在本次橙色預警中,對全市許可的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實施抽查監測。
截至目前,市級督導組檢查工地27處、城市道路220余條、車輛11臺,發現查處問題工地13處、建筑垃圾運輸車輛3臺,約談運輸企業1家、建設施工單位8家。各區采取到車輛停放現場進行核查、給運輸車輛貼封條、系統監測、聯合督導檢查等措施,確保全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停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