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我們堅持以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理論為指導,在完善原有的‘磷銨—硫酸—水泥聯產’、海水一水多用、鹽堿熱電聯產3條產業鏈的基礎上,又逐步開發了生態電業、油煤鹽‘三化合一’、鈦白粉清潔生產3條產業鏈。”在談及企業探索出的循環經濟之路時,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總經理馮久田感慨地說,“通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給我們企業帶來了新的戰略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對魯北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進行科學的戰略規劃,企業正以生態科技產業作為支撐體系,以生態電業、鈦白粉、石油化工、氯堿化工等項目為依托,實施大規模產業化升級。”
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主辦的循環經濟和綠色營銷戰略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沈陽華晨、方正科技、聯想、北京匯源等企業的29項產品獲得了“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產品獎”稱號。在會上,獲獎企業就發展循環經濟、生產綠色產品交流了經驗。
“綠色電梯,是指電梯的設計、制造、使用、回收等各個環節,都是綠色的、環保的。”奧的斯電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提出并實踐了綠色電梯概念。GeN2是奧的斯綠色電梯的典范,核心技術是聚氨酯復合鋼帶。3mm厚、30mm寬的復合鋼帶與傳統鋼絲相比,在重量減輕20%、使用壽命延長2~3倍的同時,具備了節省井道面積、高效節能、環保無污染等優點,實現了業主、建筑師和乘客的多贏效果。
方正科技作為國內IT領域的領軍企業,現已通過了ISO14001認證、國家節能認證等,并推出了保護環境、降低能耗的完整解決方案,真正實現臺式電腦的節能環保。在歐美國家,低耗電、低輻射、低污染成為電腦綠色健康化的主流。在中國,行業內對綠色電腦的共識是:具備環保功能的電腦,包括省電、節能、無污染、可再生、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等內容。方正科技等國內先進的PC廠商一直致力于綠色健康電腦的研發,其系列產品在降耗節能、控制噪聲和輻射等方面下了工夫,如文祥系列突出了節能,商祺系列突出了低噪聲、低輻射效果,君逸系列則強調了全面清潔環保。
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華系列轎車、海獅系列輕型客車,配置了發動機多點順序噴射電控系統、電子控制單元等先進的排放控制部件,這些部件均由意大利、日本的知名公司提供,可以嚴格控制整車廢氣和燃油蒸發排放,使廢氣排放符合我國相關的汽車排放法規要求,減少了HC、CO、NOx等有害氣體的排放。
看到企業對綠色產品如此推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萬后芬教授表示,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目標的綠色企業形象的樹立,是企業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注重社會責任和長遠發展思想的體現。追求綠色形象的企業,其理念和行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根本利益,必將成為現代社會的最佳企業形象。
目前,綠色產品及其經營者在市場上都受到了公眾的歡迎。海爾集團因率先通過ISO14000認證而提升了企業形象,不僅在國內成為行業領先者,而且在國外市場也是通行無阻。其他一些經營綠色產品的企業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樹立起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受到了公眾的青睞。
因此,萬后芬認為,綠色企業形象的樹立非常有利于打破綠色壁壘。加入WTO以后,我國企業逐步朝外向型發展,環保也逐漸成為影響國際間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先后出臺了相關多邊國際環保協議和規則。世界貿易組織及有關貿易協定已將環保問題提上議事日程。一些發達國家以環保為名建立起的綠色壁壘,對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出口貿易產生了極大沖擊。企業通過強化綠色觀念、重視綠色設計、推行清潔生產、強化綠色包裝、積極爭取ISO14000認證等措施來實施綠色營銷,樹立綠色企業形象,是突破綠色壁壘走向世界的重要舉措。
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主任陳燕平則呼吁,盡快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實行政府綠色采購,以支持綠色企業的發展。
陳燕平表示,從長遠來說,我國應像許多發達國家一樣,制定專門的《政府綠色采購法》,對政府實行綠色采購的主體、責任、綠色采購標準和綠色采購清單的制定和發布進行明確規定。考慮到我國《政府采購法》剛剛頒布兩年,并在法律中已有相關原則性規定的實際情況,現階段可以在其框架下,制定和頒布適合我國國情的政府綠色采購實施條例或辦法,從政府綠色消費的要求出發,完善和細化目前的《政府采購法》,為在全國范圍推行政府綠色采購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另外,可以根據目前的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等制度,選擇政府采購所涉及的優先領域,分行業、分產品,制定綠色采購標準和清單。陳燕平認為,為了提高政府綠色采購標準和清單制定工作的質量,可以在一些有條件的地方,如循環經濟試點省市和重大項目開展試驗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