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改善和提高全市大氣環境質量,確保碧空藍天不染“硫”,山東省棗莊市于2004年啟動了“脫硫工程”,對全市12家電力企業首批實施限期脫硫治理。目前,已有10家企業的鍋爐完成治理任務,其余兩家企業的4臺鍋爐的脫硫治理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2006年3月,棗莊市再接再厲,又對10家企業第二批實施限期脫硫治理。
棗莊是一個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市,是全國113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之一,也是全國二氧化硫控制區,因此,二氧化硫污染防治任務十分艱巨。
隨著棗莊市工業的發展和燃煤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越來越大,污染日趨突出,影響和制約了全市今后煤電、煤焦化等新上項目的建設。為解決二氧化硫污染問題,2004年,棗莊市政府印發了文件,決定對滕州新源熱電廠等12家電力企業實施限期治理,限期安裝脫硫和二氧化硫在線監測設施。為抓好脫硫治理,棗莊市環保局組織有治理任務的企業,到杭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地學習先進的治理技術,參觀樣板工程,并幫助企業考察論證治理方案。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市環保局采取一廠一策的方針,對不同爐型制定了不同的方案,還積極幫助企業申請山東省環保治理專項資金,其中4個項目獲得山東省財政脫硫治理資金,資金總額達1630萬元。同時,對首批安裝二氧化硫在線監測設施的9家單位進行了治理資金補助,補助資金總額90萬元。
環保部門還不斷強化對治理工作的監管和督察,先后召開了治理工作動員會、治理工作調度會、情況通報會等,每月對各企業的治理情況進行一次專項檢查,并印發工作情況通報。為加快治理進度,對個別企業在治理工作中領導不重視、行動不積極或以種種理由久拖不治的,經全面調查核實后依法給予了經濟處罰。
目前,首批實施脫硫工程的12家企業中棗礦集團蔣莊煤礦熱電廠等10家企業的鍋爐已完成治理任務,十里泉發電廠和新源熱電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的4臺鍋爐脫硫工程正在緊張施工當中,第二批的10家企業也陸續開展了治理工作。全市首批12家企業的脫硫工程完工后,年可削減二氧化硫4.6萬噸,不僅可以改善棗莊市的空氣環境質量,還將為全市的經濟發展騰出環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