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環評,是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必然要求。它可以在規劃和決策的源頭引導城市在定位、布局、產業結構等方面趨利避害,使城市的整體建設行為和經濟過程符合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通過主動、事前、預防、積極的環保工作,更有效地參與城市建設,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為建設提供保障,并使建設的效益能夠不斷放大并持續下去。鐵嶺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鑒。
本報訊《鐵嶺市城市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日前經遼寧省環保局組織審查,由省政府審批通過。對一座城市的總體規劃進行環評,在遼寧省尚屬首例。
據鐵嶺市副市長郭治鑫介紹,鐵嶺將在“十一五”期間初步實現建設“新鐵嶺”和“大鐵嶺”的目標。本著生態優先、安居樂業的理念,最終將鐵嶺建成生態型山水園林城市。
為建設山水特色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位與形象,鐵嶺市政府委托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編制完成了《鐵嶺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05~2020)》,并由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承擔環評工作。
鐵嶺市城市總體規劃對環境保護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
在水環境方面,要提高污水處理率和資源利用率。老城區污水處理廠將擴建到日處理14萬立方米的能力,新城區建設日處理8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使總處理能力達到22萬立方米/日,基本滿足城市發展需要。作為遼河進入遼寧的第一座城市,鐵嶺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城市全部污水集中處理后再排入遼河。
在大氣環境方面,要盡快使市區環境空氣質量不斷向清潔型轉化。城市實行集中區域供熱,逐步取消小噸位鍋爐;實施工業區集中布設,嚴格限制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業進入,全市還將實施區域總量控制和能源結構調整。
此外,規劃還對聲環境、固體廢物治理和生態等均提出具體要求。
審查會上,針對《鐵嶺市城市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存在的不足之處,專家代表建議,新城區至少要規劃兩處水源地,以防遇到突發性事故時造成城市供水中斷;鑒于鐵嶺屬于缺水地區,規劃應對中水回用提出明確要求;考慮到鐵嶺新城區的南部還將有經濟技術開發區、腰堡工業園區等大型集中工業區建設,建議將龍首山風景區規劃為大氣環境質量一類功能區,其他地區為二類功能區。
據介紹,鐵嶺市這一城市總體規劃實施后,雖然城市建成區人口規模將達到55萬人,城市規模擴大,工業加快發展,但萬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卻將有所下降,集中供熱率、區域環境噪聲達標率、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指標將有大幅度增長。
據悉,目前遼寧正在積極推行城市總體規劃環評、區域環境治理規劃環評、開發區規劃環評、港口規劃環評、風景名勝區規劃環評、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環評,已開展和正在進行的此類環評達2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