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浙江省紹興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紹興縣印染行業定型機廢氣污染專項整治活動(即“藍天行動”)2006年初正式開展。整個整治活動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實施、區域包干”的原則,分調查發動、集中整治、規范提高、檢查驗收4個階段進行。從2005年11月起到2006年底止,全縣240余家印染企業的1054臺定型機,都必須安裝廢氣凈化裝置,并達到“裝置到位、安裝規范、凈化達標”的標準。
印染業是紹興縣的傳統產業,悠久的染缸文化奠定了紡織印染業發展的產業基礎。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印染業已占全縣工業經濟的近1/5左右,產量占全國1/3,為紹興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只有“印染興,才能輕紡興;輕紡興,才能經濟興;經濟興,才能百業興”。
由于近幾年來印染企業的規模化擴張和城鎮居民的日益集聚,印染行業定型機廢氣排放引起的污染問題也愈加突出。目前全縣有1054臺定型機,以每臺定型機每天排放50公斤油煙計算,每年的廢氣排放量將達1.5萬噸以上,這些有害氣體將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據了解,2005年全縣對印染行業的廢氣信訪投訴件達到180件左右,印染行業定型機廢氣污染由此可見一斑。“藍天行動”是紹興縣治污工作實現由“治水”向“治氣”的重大轉折,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染整革命”、建設生態縣的重要舉措。
安裝廢氣凈化裝置標準具體內容為:定型機廢氣凈化裝置必須得到紹興縣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認可;安裝必須符合環保、質監、安監等部門的規范規程和檢驗標準;安裝后廢氣收集率應達到90%以上,總顆粒物的去除率應達到80%,油煙去除率應達到75%,對凈化處理后的廢水和廢油有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根據政策規定,對在2006年6月底之前完成治理并符合3條標準的企業,紹興縣政府給予每臺兩萬元的獎勵;對在2006年7月~12月底完成治理并符合3條標準的企業,紹興縣政府給予每臺1萬元的獎勵;對在2006年12月底前未能完成治理的企業,取消獎勵政策,并由紹興縣政府下達限期治理計劃;對在2007年6月底仍未完成的,嚴格實行停產整頓。
目前,楊汛橋鎮12家印染企業的48臺定型機已率先全部安裝上廢氣處理裝置,紹興縣環境監測站正在對已安裝的定型機進行監測,看其是否達標,目前已有多家企業收到了縣政府給予的兩萬元獎勵;柯橋經濟開發區16家企業的138臺定型機中,也有1/3戴上了“口罩”。
紹興縣環境監察大隊有關負責人表示:“染整革命”的最終目的,是希望以最小的環境代價實現印染行業的提質提效,此次“藍天行動”是對“染整革命”的有力補充。此前對于印染企業定型機廢氣的處理治理,往往采取改變排放路徑以減小直接污染的土辦法,而這次專項整治力度大、時間明確,效果明顯。一場聲勢浩大、任務艱巨的“藍天行動”已在紹興縣打響,不久的將來天將更藍,水將更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