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濕地保護和有機農業“雙贏”模式進一步推廣

2006-09-13  來源:WWFChina
[字體: ]
8月26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攜手保護生命之河-長江項目”的項目點西畔山洲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客人——美國農業部的四位專家以及上海熙可貿易公司總裁。在WWF及沅江市政府張志明副市長的帶領下,他們對西畔山洲的有機柑橘的種植情況以及周邊環境進行了仔細考察,并提出了建議。

  在考察過程中,張志明副市長當場表態:“沅江市政府會和WWF一起,將有機柑橘的種植規模在沅江擴大2000畝,并最終使整個赤山島變為一個有機島。”

  由WWF扶持的西畔山洲綜合性的有機農產品基地目前尚屬國內第一家。盡管大片的桔子還青澀地掛在枝頭,但市場的供不應求已經使有機柑橘成了廠商們的“香饃饃”。迄今為止,杭州的敦成貿易公司和上海的熙可貿易公司已經爭相向農產品基地拋出了橄欖枝,并表示“有機柑橘有多少產量他們就收購多少”,還承諾將協助擴展種植面積。據了解,僅就有機柑橘而言,光杭州敦成貿易公司的需求和西畔山洲的供給之間就相差2500多噸。

  在市場開拓方面,美國專家以及貿易公司總裁則認為:“美國市場對有機水果的需求量十分大,有機柑橘的發展在沅江大有可為,希望通過多方共同的努力,使種植面積能夠進一步推廣并擴展,以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

  除了在沅江擴展有機農產品種植面積外,WWF還和漢壽市政府達成推廣意向,選定漢壽縣月明潭桔園村進行項目進一步拓展,期望將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模式推廣到更多的地方。

  1999年以來,WWF一直致力于長江中游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西畔山洲是當時選定的一個“平垸行洪”的示范點,七年來,在WWF的扶持和幫助下,村民們將當初圍湖造田所占用的濕地以“單退”和“雙退”的形式還給了洞庭湖,并搞起了如養豬、養鴨等替代產業,開發沼氣。從2002年開始,在WWF的支持下西畔山洲垸開始發展有機農業,有機蔬菜及柑橘種植面積達到了1200多畝,其中有機柑橘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近700畝。

更多信息,請聯系:
WWF(中國)攜手生命之河-長江項目長沙辦公室 徐迎春

電話:+86 731 5110087 手機:+86 1378-610-3027 電子郵箱: ychxu@wwfchina.org

WWF(中國)對外聯絡部 聯絡官員  莊士冠
電話:+86 10 65227100-3286  Email:shgzhuang@wwfchina.org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