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在1月10日公布的新能源政策提案中提出,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至少減少20%,以使歐盟經濟向高能效、低排放模式轉型。
這是歐盟主動為自己在“后京都時代”設定的一個大膽的減排目標。歐盟各國環境部長將在2月20日開會討論新提案,并提交3月的歐盟首腦會議審議。如果獲得通過,新的減排目標將對所有成員國產生約束力。
歐盟委員會強調,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因此當《京都議定書》到期時,如果其他發達國家都愿意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30%,那么歐盟也會相應提高減排目標。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迄今全球任何國家或地區組織所提出的最具挑戰性的目標。我們不是在談論歐洲變暖,而是全球變暖問題。”
1997年14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將于2012年結束歷史使命。議定書以1990年為參照基數,規定主要工業發達國家應在2012年實現溫室氣體平均減排5.2%,其中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8%。“后京都時代”的國際減排方案目前還沒有出臺。
但是,按照一些科學研究得出的預測,如果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30%而不是20%,那么屆時才能使全球平均氣溫只比工業化前期上升2攝氏度左右,從而避免引發嚴重的環境災難。因此一些環境保護專家認為歐盟委員會減排20%的新提案還做得遠遠不夠。
政治分析人士則指出,歐盟實現這一目標尚面臨考驗。就目前而言,意大利和西班牙等7個歐盟成員國可能連《京都議定書》設定的減排目標都難以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