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27國交通運輸部長3月22日一致通過所謂“開放天空”協議之后,環保組織指出,協議的實施將會破壞歐盟的環保計劃。
大西洋兩岸即將開放天空
根據協議,歐盟和美國任何航空公司均可開辟兩地所有城市間的航線。協議生效后,將對大西洋兩岸的航空業和乘客帶來巨大影響。協議的核心內容是:歐盟國家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均能從歐盟境內任何一個城市飛往美國境內任何城市,反之亦然,美國的航空公司也可開辟前往歐盟境內的任意航線。
比如說,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目前飛往美國的航線只能從法蘭克福、斯圖加特等德國城市起飛,而在新協議生效后,漢莎可以在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里等開通直飛紐約等美國城市的航班,回程也可以飛往歐盟境內任何城市。
“開放天空”協議原計劃于今年10月開始生效,但應英國要求,生效日期推遲到2008年3月30日。其間,各方可以對協議提出補充意見。
據了解,歐盟和美國用“開放天空”來形容放開大西洋兩岸的航空航線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至今,歐洲國家和美國基本以雙邊協議的方式界定航空航線,協議中有諸多限制。以歐洲最繁忙的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為例,大西洋兩岸的航線目前僅允許4家航空公司運行,分別是英國航空公司、維京大西洋航空公司和美國的聯合航空公司、美利堅航空公司。
歐盟官員對“開放天空”協議的通過頗感振奮。歐盟委員會交通運輸事務委員雅克·巴羅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他預計,這項協議將使未來5年內的跨大西洋航班增加50%,乘客增加2600萬人次,貨運增加10萬~17萬噸,給大西洋兩岸商業運輸增加64億~120億歐元的利潤,并創造7.2萬個工作崗位。“這項協議在政治、經濟上頗具重要性,”巴羅用航空界的行話比喻說,“我很高興這項協議最終載著所有乘客抵達目的地。”巴羅還期望,“開放天空”協議能觸發歐洲航空業的合并重組熱潮。
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運輸部長沃爾夫岡·蒂芬澤稱贊這項“突破”能促進歐洲與美國的關系,乘客和航空公司也能從中分享好處。
市場對此協議的通過馬上做出反應。當天歐盟國家航空公司的股票普遍上揚。歐洲航空協會主席舒爾特-施特勞斯說,這對歐洲社會和乘客來說是“好消息”,因為航空公司有望以“吸引人的價格”開辟各種新航線。
協議可能破壞歐盟環保計劃
盡管“開放天空”協議獲得政治家和經濟界的熱烈反響,但是環保組織指出,此協議所帶來的航空交通量的增加,將使通過把航空業納入歐盟碳排放貿易體系、以“綠化”航空業的獨立計劃所帶來的所有預期好處化為烏有。在歐盟領導人宣布其雄心勃勃的應對全球變暖的計劃僅僅幾天之后,針對“開放天空”協議的談判給歐盟的環境承諾投下了陰影。
歐盟交通聯盟及一些環保組織指出,根據歐盟委員會對于交通流量增加的預計,將導致每年額外增加3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這幾乎相當于歐盟排放貿易體系內的航空溫室氣體排放的預期削減量。
環境專家卡羅琳·盧卡斯說:“‘開放天空’協議有破壞歐盟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危險,必須予以拒絕——至少應該等到歐盟和美國雙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以每年削減航空領域的排放,比如說建立一個只針對航空業的排放貿易體系,對其規定固定的年削減限額。”她指出,鼓勵歐盟和美國之間大幅增加航班數量,以及充分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以阻止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或達到上個月歐盟布魯塞爾峰會制定的減排目標,這兩者是完全矛盾的。
但歐盟委員會環境事務發言人巴巴拉·黑爾非里奇說:“不論是不是歐盟的,所有的航班都將被包含在排放貿易體系內。航班越多,運輸者的碳成本也將越高。我們確信,這將迫使航空公司在對付氣候變化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