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社會所討論的氣候變化問題,主要是指溫室氣體增加產生的氣候變暖問題。人類排放的一些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烴等具有吸收紅外線輻射的功能,這些氣體被稱為“溫室氣體”。它們在大氣中大量存在,如同一個罩子,把地面上散發的熱量阻擋。就像“暖房”一樣,造成地表溫度的上升。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溫室效應”。有一種說法:認為溫室效應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這是科學家考察了近100年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與氣溫上升相關性而提出的。認為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可能會控制全球氣候變暖,防止生態平衡破壞,農業變異,冰川融化等災害發生。當然,根據現代環境科學研究,對溫室效應和全球候氣變暖的相關程度,還在進一步探索。但人們確實已經感受到全球氣候變暖和異常,在這方面,科學家提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也許是防患于未然吧。
一系列最新的權威統計數字表明,遏制全球變暖趨勢,保護人類家園刻不容緩。
與100年前相比,非洲大陸的氣溫上升了0.5℃,某些地區的氣溫則上升得更多,如肯尼亞部分地區在過去20年里氣溫上升了3.5℃。氣候變暖導致非洲乞力馬扎羅山的冰蓋在過去80多年里消失了82%,肯尼亞山的冰蓋在過去100年里消失了92%。
2005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主要成分)的含量創下新高,達到379.1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比2004年的377.1ppm增加了0.53%。更為可怕的是,全球變暖將導致世界上1/4、也就是100多萬個物種在未來50年里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