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菏澤拒批20個千萬元項目 市縣建成監控平臺并與重點污染企業聯網

2007-12-12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本報訊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山東省菏澤市環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治污減排為工作重點,以水和大氣污染防治為重中之重,全市水和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好轉,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水和大氣質量進一步改善。今年1~11月,全市3條主要河流出境斷面徐寨、于樓、湘子廟COD濃度均值分別為34.5mg/l、43.3mg/l、36.6mg/l,氨氮濃度均值分別為1.46mg/l、3.21mg/l、1.49mg/l,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改善。城區空氣質量日報良好率達到96.6%。
  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標準化能力建設明顯增強。全市8縣城市污水處理廠于今年9月全部通過山東省環保驗收,并基本實現正常運行,市、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35.5萬噸,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均已開工建設,年底將全部竣工。國電菏澤發電廠完成一、二期脫硫工程,11月通過省環保局驗收并投入運行;三期脫硫工程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并通過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驗收監測。城區160個單位的煙塵治理工作已完成。市、縣財政投入1036萬元建設了市、縣環境監控平臺,實現遠程監控;58家重點污染企業及8個縣的河流出境斷面都已安裝自動在線監測儀,22家重點企業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并實現與市環境監控中心聯網。
  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進一步嚴格。截至10月底,市環保局共審批項目208個,全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堅決拒之門外,今年以來僅市級環保部門就拒批20多個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
  老污染源治理、管理進一步深入。對全市90家重點企業進行新一輪限期治理,87家已完成;對造紙、化工、淀粉、皮革、印染等重污染企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減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
  環境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市政府組織了6次“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新建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檢查、造紙行業專項執法檢查、取締小蒜干企業等大規模環保專項行動,對338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了停產整頓、限期整改、罰款等處理,僅取締污染嚴重的小蒜干企業就近174家。
  環保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完善了《菏澤市環保系統八條禁令》等26項規章制度,出臺了《菏澤市環境執法有關制度程序》,積極開展培養“七種風氣”和“勤政廉政,科學發展”等主題教育活動。菏澤市環保局被評為“全市行風熱線辦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市長公開電話受理工作先進單位”,環保部門的社會形象不斷提升。
  注重實干強化責任
  結合菏澤市環保工作的實際,菏澤市環保部門不斷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實行責任追究。按照《縣(區)經濟實績考核辦法》的要求,縣(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同志靠上抓,進一步加大督促檢查調度力度,對任務完成不到位的縣(區)堅決實行“區域限批”、“一票否決”,對縣(區)政府“一把手”實行責任追究。
  菏澤市深入實施“碧水藍天”工程,重點抓好工業點源廢水再提高及中水回用等工程建設,對進展較慢及治污效果不理想的項目,逐一排查,詳細列明所存在問題,研究具體應對措施,按照責任書標準和要求,限期完成。深入實施工業鍋爐治理及城區藍天工程,確保全市水和大氣質量安全。
  按照國家、省對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安排、部署,菏澤市認真做好污染源普查有關工作,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為明年環保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定期組織“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加強行業環保專項執法檢查,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實行明察與暗訪結合,嚴格依法處罰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及相關責任人,對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失察的縣(區)實行區域限批。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