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河北省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研究的高產雜交谷子近期在非洲埃塞俄比亞和幾內亞等國試種成功,初步測產畝產達300公斤,比當地主要作物苔麩、手指谷增產1倍以上。
高產雜交谷子是張家口市農科院兩代科研工作者歷經38年潛心研究選育出來的。目前,高產雜交谷子在中國平均單產達460公斤,最高畝產突破810公斤。由于雜交谷子的高產和抗旱節水特性,目前已經在中國11個省區種植50多萬畝,并且每年以3至5倍速度增加。
埃塞俄比亞位于非洲東部,現有人口7800萬,主要農作物以苔麩、手指谷等谷類作物為主。據有關資料介紹,由于此類農作物產量低,埃塞俄比亞目前約有500萬~700萬人長期處于饑餓狀態,約有1000多萬人口每年缺3個月口糧,糧食問題十分迫切。同時,非洲多數國家嚴重缺糧,埃塞俄比亞是非洲聯盟所在地,具有很強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如果雜交谷子能在埃塞俄比亞迅速推廣應用,將能很快輻射到非洲各國,社會意義重大。
今年5月,張家口市雜交谷子專家趙治海隨河北省農業產業化協會考察團一起赴埃塞俄比亞考察,并將雜交谷系列種子贈送給埃塞俄比亞農業部和華人黃宇開辦的埃塞俄比亞北華農場。隨后,埃塞俄比亞農業部在其下屬的4個農業研究中心進行了試種,其中3個試驗點和北華農場試驗點全部試種成功。經過我國專家和埃塞俄比亞農業專家一起現場觀察、測試,有4個品種表現突出。株高1.2米左右,穗長20~25厘米,畝產300公斤以上,比當地主種作物苔麩、手指谷增產1倍以上,增產效果顯著。
埃塞俄比亞農業部對試種雜交谷子非常重視,推廣司官員表示,雜交谷子產量高,對解決埃塞俄比亞及非洲人民的吃飯問題意義重大。中國駐埃塞俄比亞使館參贊錢朝剛說,雜交谷子解決了旱地高產問題。當前,世界性缺水日趨嚴重,雜交谷子將為解決埃塞俄比亞和非洲的饑餓問題帶來希望,成為中國援助非洲很好的農業項目。
據悉,目前張家口市農科院已經與埃塞俄比亞農業部簽訂了雜交谷子試種合作協議,確定明年計劃試種100畝,增設試驗點和配套技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