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報告致力為美國政府提供美中氣候變化合作政策路線圖。中外對話介紹其摘要。
在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和皮尤全球氣候變化中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50多位中國、政治和商務專家致力于為巴拉克&S226;奧巴馬的新任美國政府提供一個與中國合作的政策路線圖。報告名為《共同的挑戰,協作應對:美中能源與氣候變化合作路線圖》,由中美能源與氣候合作計劃專家組撰寫,項目聯席主任為北京清華大學教授約翰&S226;桑頓和當時尚未獲得美國能源部長提名的朱棣文。本文為該報告摘要作出介紹.報告全文的中英文版本可以在此下載。
中美之間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減緩氣候變化可能引起的災難性后果方面開展新的全面合作,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正如此報告所指出的,如果人類希望避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嚴重后果,那么美國和中國,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兩個能源消耗國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別無選擇,只能異常積極地攜起手來發展低碳經濟。
為實現這一共同目標,兩國不僅都需要大膽的領導人和新的一系列國家政策,而且要有一個開創性的且能長期實施的合作方案。美國新的總統班子在華盛頓履新,加上北京的中央領導層愈加意識到氣候變化毀滅性的長期威脅,為這種新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盡管目前的全球經濟危機可能給中美之間的聯合行動增加難度,但它也可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動力。兩國政府在經濟復蘇中投入的資金,如果分配得當,將有助于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同時,催生出能推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綠色科技”和產業。
在能源和氣候變化方面更有力的雙邊合作還可以使中美關系,也是二十一世紀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奠定一個新的、更穩固和更有建設性的基礎。
由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與皮尤全球氣候變化中心合作,并有布魯金斯學會、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美國環保協會參與和發布的此份報告,描述了這種新型中美關系的構想和具體路線圖。此報告或稱“路線圖”吸收了中國和美國科技界、商界、政界、公民社會和政策制定領域數十位專家及人士的意見,探討了兩國在氣候和能源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一個持續的高層雙邊接觸和基層項目實施的具體建議。報告及建議基于以下認識:
* 已有壓倒性的科學共識認為,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已經開始相當長時間,并對世界的經濟和環境構成嚴重威脅,美國和中國迫不及待地需要采取聯合行動尋求兩國溫室氣體排放的補救措施,而不是坐等新的國內立法或多邊協議。
* 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球化石燃料使用的猛增而造成,因此問題的解決將需要兩國以及全世界對各自的能源體系有根本性的改變,通過開發和利用新技術并大規模推廣新能源,使國家的能源供給更加多樣化、可靠、獨立自主和“綠色環保”。
* 即使在全球經濟動蕩之時,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雙重挑戰的強有力的雙邊合作仍然可能成功,同時為各自國家的經濟復蘇和建立新型、繁榮的低碳經濟奠定基礎。
* 中美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有意義的伙伴關系在平等的基礎上是可以建立起來的,即使考慮到各自國家不同的發展階段、能力和責任。
* 盡管中美合作的加強必須從兩國政府的合作開始,但其最終成功將取決于各自國家帶動其市場參與和融資的能力。
* 如果推行得當,在能源和氣候方面更密切的合作將在兩國都有助于減緩氣候變化并促進經濟發展,而不會給任何一方帶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 通過承擔全球領導作用和在更密切的雙邊合作中取得新的長足進展,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實體將能促使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達成更有效的多邊協議和行動。
報告建議,作為這一新的伙伴關系的第一步,美國和中國兩國國家領導人在巴拉克&S226;奧巴馬就職后盡可能早地進行高峰會晤,啟動“中美能源及氣候聯合行動”。兩國領導人的峰會應提出聯合行動計劃的要點,并授命各國有關官員能采取 必要行動確保其實施。
報告建議,合作關系由兩個平行的機構領導。設立一個中美氣候領導委員會制定合作的總體規劃。該委員會由兩國政府的高級環保、能源和財政官員組成,定期會晤,制定和審議新的合作伙伴關系的戰略方向,討論雙方共同關注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