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日前對外公布了一份政策研究報告——《中國循環經濟的發展:要點和建議》(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建議,中國政府應進一步從政策手段、企業和社區參與、能力建設和政府角色定位四個方面進一步采取行動,以提高政府為發展循環經濟所付出努力的效果,有力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開始倡導循環經濟以來,政府一直在發揮著主導作用。然而,循環經濟發展的成功與否最終將取決于企業和公眾的全力支持和參與。“政府除了不斷展示強烈的政治決心外,應把重點放在建立法律和政策框架上,為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激勵措施,使自己從習慣上的實施主角變成優秀的推動者和監督員”,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世界銀行高級環境專家謝劍博士說。政府還需要根據經濟有效性原則確定政府計劃的優先項目,強化治理水平,并通過對各相關方績效的監測和評估,加強包括政府在內的所有各方的問責。
《報告》認為,政府高層的決心對采取和實施發展循環經濟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發展循環經濟需要政府高層作出有力和持續的努力,制定明確的目標,出臺實施舉措,確保目標的實現,確保政府履行職責。
《報告》指出,政府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機構安排尚顯薄弱且具有臨時性,目前只有國家發改委專門設有的一個級處部門致力于此項工作,其它許多政府機構只是選擇性地參與。由各級政府和不同機構所制定的與循環經濟相關的政策,并不都是協調一致的,有時互相矛盾。這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間(包括中央和省一級)相關政策和信息的協調一致。
謝劍表示,面對上述種種情況,為更有效解決發展循環經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政府決策層還需采用權變的方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正如鄧小平所說的“摸著石頭過河”,即建立信息反饋途徑,方便決策者密切地、經常性地監測循環經濟實施情況,并公開討論,給予足夠的靈活性,適時修正實施機制。
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開始倡導循環經濟以來,政府一直在發揮著主導作用。然而,循環經濟發展的成功與否最終將取決于企業和公眾的全力支持和參與。“政府除了不斷展示強烈的政治決心外,應把重點放在建立法律和政策框架上,為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激勵措施,使自己從習慣上的實施主角變成優秀的推動者和監督員”,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世界銀行高級環境專家謝劍博士說。政府還需要根據經濟有效性原則確定政府計劃的優先項目,強化治理水平,并通過對各相關方績效的監測和評估,加強包括政府在內的所有各方的問責。
《報告》認為,政府高層的決心對采取和實施發展循環經濟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發展循環經濟需要政府高層作出有力和持續的努力,制定明確的目標,出臺實施舉措,確保目標的實現,確保政府履行職責。
《報告》指出,政府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機構安排尚顯薄弱且具有臨時性,目前只有國家發改委專門設有的一個級處部門致力于此項工作,其它許多政府機構只是選擇性地參與。由各級政府和不同機構所制定的與循環經濟相關的政策,并不都是協調一致的,有時互相矛盾。這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間(包括中央和省一級)相關政策和信息的協調一致。
謝劍表示,面對上述種種情況,為更有效解決發展循環經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政府決策層還需采用權變的方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正如鄧小平所說的“摸著石頭過河”,即建立信息反饋途徑,方便決策者密切地、經常性地監測循環經濟實施情況,并公開討論,給予足夠的靈活性,適時修正實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