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感覺搖中購車號不易,所以買車時希望一步到位,盡量選擇中高檔車。北京市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方面日前透露,今年一季度,北京市民購車6.8萬輛,較去年同期驟降10.74萬輛。市民為購車所花費的單車價格卻平均同比增加了7.23萬元,超過25萬元。
發布
單車平均購價超過25萬元
4月14日,朝陽國稅局召開汽車行業發展與稅收研討會,市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朝陽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以及6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參加了研討。市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方面表示,隨著本市購車搖號等相關政策的出臺,今年北京汽車銷售呈現出“整體銷量降低,單車價格上漲”的特點。今年一季度本市只征收了車購稅14.4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4.8億元足足下降了41.77%。由于購車者數量銳減,國稅部門的一些車購稅征管大廳,往年要開十幾個窗口才夠用,而今年只要開兩三個窗口就綽綽有余了。
雖然稅收總體下降,但單車稅款有所增加,截至3月底,今年本市車購稅單車征稅額為2.12萬元/輛,較去年同期的1.41萬元/輛增加了0.71萬元/輛,上升50.35%(考慮去年存在7.5%優惠稅率的情況,今年實際增加0.6萬元/輛)。
國稅部門分析,購買好車與不少市民感覺搖中購車號不易,所以買車時希望一步到位,盡量選擇中高檔車有關。而這與前兩年小車購置稅臨時下調,導致市民購買小排量車居多的情況,已經截然不同。前兩年,市民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車,要占到總數的一半還要略多,而今年一季度,市民購車的實際車價平均超過25萬元/輛,同比增加7.23萬元。
影響
銷售和維修保養數量速降
統計數據顯示,汽車的銷售和維修保養收入正在速降。尤其是一些低端品牌車型,銷量同比下降了五六成甚至七成多。
一些汽車生產商近期向銷售商表示,允許把今年的銷售目標調低30%。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代理的日系車4S店一季度只售出了100余輛車,最慘淡的1月份只賣出了7輛車。該公司的汽車銷售代表,過去月入一兩萬很正常,現在大多只拿一兩千元的基本工資了。過去公司有60多名汽車銷售代表,現在不用裁員,轉崗和離職后也只剩下20多名汽車銷售代表了。據說其中不少離職的汽車銷售代表轉到沒有限購令的城市去發展了。
幾家汽車銷售公司的負責人還不約而同地提到,不僅汽車銷量驟降,而且原本他們期待能成為企業利潤增長點的汽車維修保養和美容收入也大受影響。除了搖號影響,現在油價和停車費的上漲提高了用車成本,一些人主動減少了開車時間,也減少了事故和故障的發生,進一步降低了汽車維修保養的頻次。
一家企業負責人“訴苦”說,去年他們4S店一天會平均有120至130輛車來維修,停車場想找個車位都困難。而最近每天的維修車輛通常在50輛至90輛,什么時候找停車位都沒問題了。由于他們店的新車銷量急劇下滑,甚至所在區縣的統計部門都反復向他們核實其上報的銷售數據,一度懷疑他們公司在“弄虛作假”。
自主品牌車型受沖擊最大
朝陽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統計發現,一季度朝陽區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車銷量已經大幅降低,從去年同期占總數近50%降到只占30%左右。
一項4月初進行的第三方調查結果顯示,銷量下降影響最大的是自主品牌。益普索(IPSOS)調查數據顯示,當消費者中簽后,有40%的消費者會提高購車標準。提高標準后,放棄最多的是自主品牌車型。這也就意味著相比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可能遭受的沖擊更大。一些經銷商估計,以現在的車市,到今年夏天,北京退市的自主品牌經銷商將達到一半。
應對
>>企業
4S店開拓京郊和津冀客戶
為了應對目前銷售市場的棘手情況,京城不少汽車銷售公司紛紛另尋出路。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表示,一些4S店已經轉而開拓津冀和京郊客戶,并花心思鼓勵用戶進行二手車的置換;還有的4S店擴展了原有的汽車租賃業務。
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表示,近期他們在拓展河北、天津等外地客源,爭取把車銷售到外地去。銷售商還在努力開拓京郊市場,他們推薦京郊居民到河北等外地去上牌、上稅。雖然外地牌照車輛進入本市五環以內會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對于一些京郊居民來說,其實并沒有太大影響。
不過這位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其實他們這樣做也實屬無奈。首先,汽車生產商在各地都有代理的汽車銷售商,并不鼓勵這種跨省市銷售或上牌的行為。其次,他們把車賣到外地,這些車基本就只能在當地維修保養和美容了,汽車銷售公司也就損失了以后的長遠利益。
主業受到影響,一些具有相關資質的汽車銷售公司加大了對二手車置換業務的投入力度。通過各種促銷方式,鼓勵車主把手中有牌的舊車更新為檔次更高的好車,既達到了銷售新車的目的,同時4S店還能把置換來的舊車賣到外地,再賺一筆差價。
有汽車銷售公司還表示,由于其同時代理某品牌包括北京在內幾個省市的銷售,近期他們就把在京庫存積壓嚴重的一些小排量車型,自掏運費,運到公司在外地的4S店去銷售。
>>個人
個別搖號不中者鋌而走險
益普索的調查數據顯示,由于搖號中簽車牌的難度較大,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搖號未中的忍耐期不超過一年。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本市已經有個別搖號不中者不愿再耐心等待,他們選擇了先購買裸車。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透露,最近他們遇到有極個別購車者因為連續幾次搖號不中,干脆直接到他們4S店交錢開完發票,就把車開走了,暫時既不上牌照也不上商業險,準備等以后搖中號再上牌照和商業險。
沒有牌照除了不能上路外,還有其他風險。銷售企業表示,這樣做一方面由于沒有商業險中的盜搶險,一旦車輛丟失,損失就只能由客戶自己買單了;另一方面如果這位車主肇事逃逸,就算有目擊者,查找起來也很困難。
由于存在一定隱患,這位負責人期待有關部門能對這種情況做出進一步的規范,以便4S店在銷售中執行。
發布
單車平均購價超過25萬元
4月14日,朝陽國稅局召開汽車行業發展與稅收研討會,市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朝陽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以及6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參加了研討。市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方面表示,隨著本市購車搖號等相關政策的出臺,今年北京汽車銷售呈現出“整體銷量降低,單車價格上漲”的特點。今年一季度本市只征收了車購稅14.4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4.8億元足足下降了41.77%。由于購車者數量銳減,國稅部門的一些車購稅征管大廳,往年要開十幾個窗口才夠用,而今年只要開兩三個窗口就綽綽有余了。
雖然稅收總體下降,但單車稅款有所增加,截至3月底,今年本市車購稅單車征稅額為2.12萬元/輛,較去年同期的1.41萬元/輛增加了0.71萬元/輛,上升50.35%(考慮去年存在7.5%優惠稅率的情況,今年實際增加0.6萬元/輛)。
國稅部門分析,購買好車與不少市民感覺搖中購車號不易,所以買車時希望一步到位,盡量選擇中高檔車有關。而這與前兩年小車購置稅臨時下調,導致市民購買小排量車居多的情況,已經截然不同。前兩年,市民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車,要占到總數的一半還要略多,而今年一季度,市民購車的實際車價平均超過25萬元/輛,同比增加7.23萬元。
影響
銷售和維修保養數量速降
統計數據顯示,汽車的銷售和維修保養收入正在速降。尤其是一些低端品牌車型,銷量同比下降了五六成甚至七成多。
一些汽車生產商近期向銷售商表示,允許把今年的銷售目標調低30%。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代理的日系車4S店一季度只售出了100余輛車,最慘淡的1月份只賣出了7輛車。該公司的汽車銷售代表,過去月入一兩萬很正常,現在大多只拿一兩千元的基本工資了。過去公司有60多名汽車銷售代表,現在不用裁員,轉崗和離職后也只剩下20多名汽車銷售代表了。據說其中不少離職的汽車銷售代表轉到沒有限購令的城市去發展了。
幾家汽車銷售公司的負責人還不約而同地提到,不僅汽車銷量驟降,而且原本他們期待能成為企業利潤增長點的汽車維修保養和美容收入也大受影響。除了搖號影響,現在油價和停車費的上漲提高了用車成本,一些人主動減少了開車時間,也減少了事故和故障的發生,進一步降低了汽車維修保養的頻次。
一家企業負責人“訴苦”說,去年他們4S店一天會平均有120至130輛車來維修,停車場想找個車位都困難。而最近每天的維修車輛通常在50輛至90輛,什么時候找停車位都沒問題了。由于他們店的新車銷量急劇下滑,甚至所在區縣的統計部門都反復向他們核實其上報的銷售數據,一度懷疑他們公司在“弄虛作假”。
自主品牌車型受沖擊最大
朝陽國稅局車購稅征管分局統計發現,一季度朝陽區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車銷量已經大幅降低,從去年同期占總數近50%降到只占30%左右。
一項4月初進行的第三方調查結果顯示,銷量下降影響最大的是自主品牌。益普索(IPSOS)調查數據顯示,當消費者中簽后,有40%的消費者會提高購車標準。提高標準后,放棄最多的是自主品牌車型。這也就意味著相比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可能遭受的沖擊更大。一些經銷商估計,以現在的車市,到今年夏天,北京退市的自主品牌經銷商將達到一半。
應對
>>企業
4S店開拓京郊和津冀客戶
為了應對目前銷售市場的棘手情況,京城不少汽車銷售公司紛紛另尋出路。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表示,一些4S店已經轉而開拓津冀和京郊客戶,并花心思鼓勵用戶進行二手車的置換;還有的4S店擴展了原有的汽車租賃業務。
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表示,近期他們在拓展河北、天津等外地客源,爭取把車銷售到外地去。銷售商還在努力開拓京郊市場,他們推薦京郊居民到河北等外地去上牌、上稅。雖然外地牌照車輛進入本市五環以內會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對于一些京郊居民來說,其實并沒有太大影響。
不過這位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其實他們這樣做也實屬無奈。首先,汽車生產商在各地都有代理的汽車銷售商,并不鼓勵這種跨省市銷售或上牌的行為。其次,他們把車賣到外地,這些車基本就只能在當地維修保養和美容了,汽車銷售公司也就損失了以后的長遠利益。
主業受到影響,一些具有相關資質的汽車銷售公司加大了對二手車置換業務的投入力度。通過各種促銷方式,鼓勵車主把手中有牌的舊車更新為檔次更高的好車,既達到了銷售新車的目的,同時4S店還能把置換來的舊車賣到外地,再賺一筆差價。
有汽車銷售公司還表示,由于其同時代理某品牌包括北京在內幾個省市的銷售,近期他們就把在京庫存積壓嚴重的一些小排量車型,自掏運費,運到公司在外地的4S店去銷售。
>>個人
個別搖號不中者鋌而走險
益普索的調查數據顯示,由于搖號中簽車牌的難度較大,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搖號未中的忍耐期不超過一年。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本市已經有個別搖號不中者不愿再耐心等待,他們選擇了先購買裸車。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透露,最近他們遇到有極個別購車者因為連續幾次搖號不中,干脆直接到他們4S店交錢開完發票,就把車開走了,暫時既不上牌照也不上商業險,準備等以后搖中號再上牌照和商業險。
沒有牌照除了不能上路外,還有其他風險。銷售企業表示,這樣做一方面由于沒有商業險中的盜搶險,一旦車輛丟失,損失就只能由客戶自己買單了;另一方面如果這位車主肇事逃逸,就算有目擊者,查找起來也很困難。
由于存在一定隱患,這位負責人期待有關部門能對這種情況做出進一步的規范,以便4S店在銷售中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