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宣武、天壇、朝陽三家 掛大專家號先看主治醫生或者副主任醫師
“高射炮打蚊子”這樣的頂級大專家看小病的情況在一些醫院將不復存在。記者從昨天下午召開的衛生工作會上了解到,本市將試點不點名掛號制度,也就是患者想掛某些大專家的號,必須要根據病情由主治醫生或者副主任醫師幫助轉診預約。
專家要由首診醫生轉診
今后,宣武、天壇和朝陽三家試點醫院的一部分頂級專家號將不再對外,而是由首診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判斷是否需要轉診。記者了解到,目前宣武醫院已經開始試點層級就診,主治醫生和副主任醫師可以向凌鋒、王玉平、李勇杰等著名專家轉診病人。患者要看這些著名專家,必須通過首診醫生轉診。根據宣武醫院的統計,90%的病人愿意選擇著名專家和重點科室專家,現在宣武醫院一天的門診量達到6000人次,但是專家數量不到100人,不可能“90%的患者看專家”;以往的統計還顯示,就在這些緊俏的專家資源中,還有三成患者掛錯專家號。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介紹說,宣武醫院自2007年下半年率先推行層級就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的頑疾。今年衛生部門將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使預約掛號比例將提高到35%。副市長丁向陽要求,未來兩到三年內,預約掛號比例要提高到80%。
醫院停車擬歸院方管理
目前本市多數醫院的停車場由街道或企業代管,這是因為醫院是事業單位,而停車場收費是企業行為,根據有關規定,需要由企業代為管理,但此舉造成個別醫院停車管理混亂,停車收費標準也不盡相同。記者發現,4月1日本市停車費用調整之后,醫院的停車費用調整情況也不一樣。有些二環以內的醫院仍然維持在原來的2元一小時的標準,有些醫院則調整到2元停15分鐘。據悉,有關部門正在協商,希望將醫院院內停車場收歸院方統一管理。
將嚴查醫院濫用抗生素
一些醫療機構在抗菌藥物應用選擇上求新、求貴、求廣。市衛生局表示,本市將嚴格以醫療機構合理使用抗生素監測工作為重點,全面開展合理用藥監測。采取突擊檢查、現場點評等形式,全面梳理整治,同時針對最嚴重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讓大專家做有難度的事
蔣有三:這一招治了號販子,專家也能集中智力優勢為疑難病患者服務,值得稱贊。這個措施對首診醫生要求也更高了。
湖水·心(24749579):為這些專家省出來的“首診時間”,希望不要用到“走穴”或者“講課”這類事情當中。
怕首診醫負不起責任來
姜鶯:首診醫生若不自律,真正需要看專家的患者也有可能是看不到的。
王巖:為什么不強制提高醫生的業務水平?為什么不能讓老百姓對醫生的業務水平做一個反饋?(以上觀點摘自參與今日話題討論的開心網和QQ網友發言)
想掛名醫號先過首診關
今后,患者到宣武、天壇、朝陽三家大醫院就診,不再指名道姓稱要掛某某醫生的號,而是按職稱掛某科室主治醫生或者副主任醫師的號,如果需要更高級的專家診斷,再由首診醫生幫助預約。這項“不點醫生點職稱”的層級就診試點,主要是針對現在大醫院專家號難掛的現象推出的。在這三家醫院,部分14元的專家號或特需號有可能不再對外開放,而是由首診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判斷是否需要大牌專家“出手”。如確實需要,則由首診醫生負責預約專家,從而實現醫院層級就診。市衛生局希望此舉能優化就診流程,讓真正疑難病患者看得上大專家,還能杜絕號販子倒號。想遏制黃牛倒號是不錯,但這招兒是不是也卡住了一些知道自己病情、需要點名掛專家號的患者?其實,看病難,難就難在掛專家號、名醫號。層級轉診,會不會又給“看病難”增加了一層難度?解決“看病難”,究竟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