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南水北調中線主體工程全部開工 2014年有望通水

2011-04-28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南水北調中線湍河渡槽施工現場。


中線工程示意圖。


  核心提示

  25日,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干線主體工程全部開工,中線工程進入連線建設階段,向通水目標邁進了一大步。按照規劃,2013年底中線主體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全線通水。飽受缺水困擾的北方地區百姓,能否按期喝上長江水?

  工程難度

  今后3年,要完成2/3的投資;需攻關三大技術難題

  當前,南水北調進入建設高峰期,也是確保按期通水的關鍵期。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南水北調工程累計完成投資906億元,去年一年的投資相當于前7年總和,但工程開工8年來僅完成總投資的1/3,這意味著今后3年要完成2/3的投資,任務重、工期緊。

  為確保實現通水目標,南水北調倒排工期,量化考核,確定了難度最大的41項控制總工期的單元工程,其中中線工程有16項,重點攻堅,全速建設,力爭到2011年底,使這些控制性工程完成過半。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張野說,今后中線工程建設的主戰場在黃河以南,該段工程包含了干線全部16個總工期控制性項目,最晚完工時間為2013年10月11日?邢驴刂菩怨こ踢@樣的“硬骨頭”,中線工程將具備通水要求。

  按照今年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目標——全年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80%以上,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總工沈鳳生說,膨脹土、高填方、高地下水位是當前制約中線工程建設的三大技術難題。

  據悉,膨脹土地段明渠渠坡處理技術是世界性難題。南水北調中線膨脹土(巖)的渠段累計長360公里,約占中線總干渠明渠的1/3。“膨脹土遇水膨脹,就成了‘橡皮泥’,解決不好將影響輸水安全。”沈鳳生說,目前已經初步確定回填為主的技術路線,關鍵措施是將膨脹性渠坡一定厚度內換填為非膨脹性土。

  高填方是中線工程面臨的又一難題。中線總干渠約620公里屬于填方渠道,最大填方高度達23米。沈鳳生說,高填方意味著要在許多地方修一條10米高的地上河,黃河以南渠道設計流量超過300立方米/秒,如果質量控制技術解決不好,后果不堪設想。為此,一方面強化工程措施確保質量,實時監控系統,建設過程全面監管。另一方面加強應急手段,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所有渠道可以立即關閉閘門。

  此外,高地下水位也是制約中線工程的重要難關。中線工程沿線穿越高地下水位渠段約470公里,其中地下水位高于設計水位的渠段160多公里,高地下水位渠段技術處理不好,將給渠道施工和運行帶來安全隱患。沈鳳生說,目前專家已開始對相關渠段地下水進行科學評價,通過深入試驗研究,科學比對,優中選優,確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藝。
 
  資金

  中央、地方、貸款三渠道籌集,貸款由水費收入和工程基金償還

  南水北調工程是跨流域、跨省市,具有公益性和經營性雙重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基礎設施,《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確定工程建設資金利用多渠道籌集。

  南水北調主體工程建設資金,由中央預算撥款、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和銀行貸款三個渠道籌集。

  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實際是訂購南水北調水權,因各省市的需水量、調水距離不同而確定。貸款由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統一承貸,以水費收入和工程建設期滿后的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償還。

  據介紹,目前中線工程建設總體進展順利。

  截至3月底,中線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67.2億元,占在建工程總投資的49%。南水北調工程建設2011年計劃完成投資540億元以上,其中中線工程建設投資將超過356億元,這將是工程開工以來的最大年度投資。

  移民補償標準

  提高到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

  按照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規劃,丹江口庫區移民共有34.5萬。截至目前,河南、湖北兩省已累計搬遷14.9萬移民(河南7.3萬人,湖北7.6萬人),占庫區移民總數的43%,實現了移民搬遷過程平穩、順利。

  按照2011年南水北調的目標,今年將完成丹江口庫區近19萬移民搬遷任務,其中農村移民16.9萬人,非農業人口2.1萬人。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南水北調走開發性移民之路,采取前期補償、補助和后期扶持相結合,國家移民政策與地方扶持政策相結合。南水北調征地移民補償標準,提高到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每人一份口糧田,解決移民吃飯問題;每戶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解決移民安居問題;每人享受一份國家后期扶持補助,從搬遷之日起,每人每年直補600元,連續扶持20年等。

  南水北調還將建立庫區移民進度定期商處制度,完善移民權益保障機制。

  鏈接

  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連接,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中線一期工程從加壩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工程全長1432公里,年均調水量95億立方米,途經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工程短期目標以解決城市缺水為主,有利于緩解北方地區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的水資源危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