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物流 > 正文

中關村有望模擬征收道路擁堵費 稱并非實際收費

日期:2011-04-21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昨天,中關村智能交通產業聯盟有關負責人透露,聯盟正在和中關村方面協商,在西區辟出道路進行道路擁堵收費的實地實驗,具體路段等尚在協商,一旦展開實驗,預期兩三個月時間就能將技術調試到產品推出狀態。

  據悉,城市道路擁堵收費是指在交通擁擠時段對部分區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去年年底本市出臺的“治堵方案”中提出,“研究重點擁堵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擇機實施”。記者昨天了解到,已有兩三家企業的電子收費技術比較成熟,可應用到交通擁堵收費系統,但尚停留在實驗室應用。

  目前,聯盟正和中關村方面協商在西區辟出道路進行實地試驗。至于具體的路段,以及實地實驗范圍,目前均未確定,尚在協商。

  并非實際收費

  該人士介紹,在中關村實地試驗中并非真的收取司機擁堵費,是要調試收費系統的精確程度,“不能留下哪怕1%的失誤率”。據介紹,相關技術在實驗室內已相當精準。但實驗室只是使用模型,所以需要實地實驗校對精準度。由于在擁堵路段沒有車道分隔左右車輛, 所以要避免扣錯了車,也不能該扣錢的沒扣上。

  記者了解到,在國外,一般在劃定擁堵路段收費區內,并沒有類似高速路上的通道和關卡,而是在路口設置一個很高的“門框”,這樣多輛車會同時通過。此外,一旦征收道路擁堵費,并不需要對車輛做大量改動。該人士介紹,車輛上如果已具備高速路上使用的不停車收費系統芯片,就可以直接在上面增加這個功能,一個芯片對應唯一的一個車牌照。

  細節尚在協調

  據悉,稍早北京市交通委面向中關村企業公布了今年第一批6項智能交通示范重大需求,其中一項就是交通擁堵收費管理系統前期研究。這位人士介紹,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的技術發展經歷了低速行駛收費、高速行駛收費后,進入了“自由流”式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研發。這種收費系統將具備更高的精度,而這樣的收費系統正是交通擁堵收費系統需要的收費模式。

  記者了解到,本周內,就前期市交通委公布的重大需求項目,中關村智能交通產業聯盟將和市交通委進行專題研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