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地鐵月內出緩擠方案 4條地鐵線將增車輛

2011-05-04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資料圖片:這是2010年12月21日拍攝的北京地鐵建國門站人流。
 

  “五一”期間,北京地鐵客流屢攀高峰,去年年底開通的5條新線均破客流最高紀錄,本市軌道交通路網日客運量達到724.5萬人次新高。宋家莊站、西二旗站等紛紛躋身客流大站之列。

  “根據以往經驗,進入5月份后地鐵客流將進一步增長。”昨日,北京地鐵新聞發言人賈鵬透露,地鐵本月將推出組合拳,緩擠大客流車站。

  新換乘站躋身“熱島”

  去年年底,本市開通5條新地鐵線,將昌平、順義、大興、亦莊和房山等遠近郊區與既有軌道線網聯結起來。今年“五一”當日,新線效應初次顯現,56.91萬人次搭乘新線進出中心城區,宋家莊、西二旗等新增熱島,客流量幾乎翻番。

  北京地鐵統計,客流大站排名前五位基本穩定,近期7至9位變化頻繁,一些新增換乘站,如宋家莊站、西二旗站等不時成為換乘“熱島”。“宋家莊站原本是地鐵5 號線的南起始站,由于客流不大,劉家窯站的一些乘客為了找個座甚至會坐回頭車到此站。”宋家莊站有關負責人透露,隨著亦莊線開通,該站日客流從7萬人次左右,翻了一倍,再也沒有“回頭客”了。

  一些既有換乘站的熱島效應也更明顯。比如西直門站、東單站、知春路站等客流均比往年有所攀升。 “熱島站形成也與季節有關系。”賈鵬解釋說,“全路網客流最多的一天是五一假期前最后一個工作日,然而1號線的客流最高日是五一假期當天。主要因為該線途經天安門、國貿、西單等主要的旅游、商業熱點,因此越到節日,該線各站客流量越大。”
 
 

資料圖片:這是2010年12月21日拍攝的北京地鐵建國門站地鐵列車上乘客擁擠的情形。
 

  4條地鐵線將增車輛

  4月29日,除地鐵4號線和大興線外,本市12條地鐵線加開臨客86列;5月1日,12條地鐵線加開臨客150列……隨著客流猛增,地鐵線網紛紛采取縮短發車間隔、加開臨客等方式緩擠。

  路面緩堵,最有效的辦法是少開私家車出行,地下緩擠,最靠譜的做法是多發車。賈鵬說,目前計劃增車的線路包括,1號線將更新19組車輛,2號線增購2組車輛,5號線增購22組車輛。同時,4號線也將增購13組車輛。

  另外,北京市交通委表示,本月內,10號線平日早高峰最小發車間隔進一步縮小,由2分55秒調整為2分45秒,提高運力6.1%。

  移動閘機備崗1號線

  人為緩擠措施也紛紛實施。以4號線北京南站為例,該站在東側預留了20臺固定閘機。站臺工作人員透露:“今年6月京滬高鐵開通后,客流主要從東側進入地鐵站,所以我們特意設置了閘機,目前所有設備檢修已經基本完成。”

  地鐵1號線也新增了12臺移動閘機緩擠,分別存放在永安里站、四惠站、西單站等。“移動式閘機可以隨著出入口客流人數變化而隨時調整位置,迅速加快乘客進站速度,防止大客流擠在入口。”

  兩地鐵換乘站增捷徑

  隨著昌平線和15號線首開段“接入”13號線,該線客流猛增,尤其是知春路站作為10號線與13號線的換乘站,每日換乘客流增達12萬人次,南側樓梯的飽和度最高達到120%。“由于原本只設立了一條換乘通道,早晚高峰換乘時,70多米要走10多分鐘。”賈鵬說。

  為了緩解換乘客流擁擠度,減少安全隱患,上周一條新換乘通道正式亮相,可分流40%以上的客流,換乘時間基本控制在5分鐘以內。另外,作為地鐵13號線、2號線及4號線的換乘大站,西直門站也有望新增換乘捷徑,預計今年國慶前投入使用。

  鏈接五大站最擠

  復興門站

  西直門站

  東直門站

  惠新西街站

  建國門站
 

資料圖片:2010年12月30日,一名乘客在新開通的亦莊線地鐵內閱讀新版地鐵地圖。 



  資料圖片:2010年7月14日,一位懷抱嬰兒的家長擠在北京地鐵車廂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