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京城64歲老太蹬三輪接送游客已近14年

2011-10-09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熱衷老北京胡同游

    64歲的吳素芳在東直門做三輪車夫已近14年,成為附近一帶年齡最大的女車夫。她說,最初蹬三輪是為補貼家用,而現在則完全出于個人興趣。她最喜歡帶游客游覽北京胡同,她說胡同才是北京的精髓。

    ■為貼補家用蹬三輪

    東直門外大街如家快捷酒店門前,總有多名三輪車夫在路邊等待接送游客,64歲的吳素芳就是其中之一。她自稱是附近一帶年齡最大的女三輪車夫。

    吳素芳身材不高,但體格結實,如今蹬三輪已進入第14個年頭。 1997年,吳素芳和老伴從新疆支邊歸來,重新在北京開始生活,老兩口經濟上顯得非常拮據。沒有任何人引導,吳素芳自己想到蹬三輪貼補家用。

    “起初家里人還反對,后來見我比較堅決,就從了我。”吳素芳說,沒想到自己堅持干了這么多年,還一度把老伴帶入三輪車夫的隊伍。

    ■重新熟悉北京道路

    三輪車夫看似是體力活,但也并不容易做。吳素芳多年遠離北京,蹬起三輪,還要先從熟悉北京的道路做起。

    “當年王府井附近的活兒好拉。我說王府井我熟悉啊,我爸爸就是王府井百貨的售貨員啊。但我真到那里去,發現樣子全變了。”吳素芳說。

    從小在廣渠門外長大的她,對東城的地理也并不熟悉。她經常要騎車多轉轉,把城里每個胡同都搞清楚。

    時間長了,一些乘客也跟她混熟了,經常訂她的車。但也會有一些游客,看不起三輪車夫。“有一次,一個大姐坐我的車,講好15元錢,到地點,大姐只肯掏出5元錢,還說自己是下崗工人。我說,下崗工人可以坐公交啊,為什么非要坐三輪車。大姐張口罵得很難聽。”吳素芳說,自己也是憑體力掙錢,無愧于心。

    ■熱衷老北京胡同游

    做車夫久了,吳素芳發現同行里有不少能人。“他們對老北京的胡同非常熟悉,對其中的歷史典故更是如數家珍。”吳素芳現在最熱衷的,就是帶游客去游覽北京的胡同。“現在的高樓大廈都是骨架子,老北京的精髓還在胡同里。”吳素芳現在踢起腿可以夠到頭頂,劈腿下腰,胳膊肘幾乎碰到地面。“我的身體可能比有的年輕人還要好。”

    如今,她依然每天上午10點多騎車上路,晚上七八點鐘再收工。“開始蹬三輪是為了賺錢,但現在家里生活穩定了,我也不用孩子們養活,蹬三輪更多的是出于興趣和愛好。”吳素芳說。

    前幾天,吳素芳帶著一對爺孫游客,從雍和宮出發,在東城的胡同轉了個遍,游覽了六個半小時,還配上一路講解。這樣的強度對64歲的她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