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見玉兔又早東升……”北京京劇院名角的《貴妃醉酒》悠揚唱腔,讓和平街社區居民老郭聽得如癡如醉。隨后的高雅藝術“觀賞文明大家談”活動,細述進劇院觀賞的要領,讓他和附近的200多位居民感覺一下子入了高雅藝術殿堂的大門。
近日,一場特殊的藝術講堂在朝陽社區學院藝術樓開講。這是“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藝術殿堂文明行”主題活動中的“觀賞文明大家談”專場活動。
中央歌劇院副院長、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團長黃小曼,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抒情花腔女高音程曉潔,北京京劇院青年京劇演員楊丹陽,北京舞蹈學院附中教師林曉鵬——4位嘉賓往大家面前一坐,立刻引起現場一陣議論。“瞧人家那身段兒。”“哎呀,這就是那些舞臺大明星呢……”
國家大劇院音樂總監、著名指揮陳佐煌,“文革”時下放到農村,有一次遠遠聽到廣播音樂,當時就哭了。“你們知道那是什么音樂那么有感染力嗎?那是廣播體操音樂。所以,高雅藝術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用心感受就行。”黃小曼講的故事,一下讓大家在笑聲中放松了下來,不再對高雅藝術望而生畏。
隨后,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奏響了弦樂四重奏《切分音的鐘》,林曉鵬帶著大家欣賞了芭蕾舞《四小天鵝》片段。一時間,教室里除了樂聲,別無它響。高雅藝術牢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程曉潔、楊丹陽趁機結合自己的演出經歷,講述了不同藝術門類演出的觀演禮儀。
“回頭就去國家大劇院,咱也好好陶醉一回!”老郭興奮地說。聽完講座,他和大家一起獲贈了首都文明辦、國家大劇院提供的“周末音樂會”門票、《文明觀演禮儀手冊》等。
首都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市民的熱切愿望,剛剛閉幕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了要“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高雅藝術送進社區,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發揮了高雅藝術的教育、審美作用。國家大劇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大劇院將繼續實施“走出去”計劃,讓更多市民廣泛接觸高雅藝術。
據介紹,“市民高雅藝術殿堂文明行”主題活動自6月開展至今,共組織演出415場、主題講座114場、觀摩演出彩排4場,100位藝術大師和文化名人被聘為藝術普及志愿者,已有13萬市民群眾走進國家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