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市擬組建文化資產管理委員會

2011-11-1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每年投資100億元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按照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結合的原則,擬組建文化資產管理委員會;每年集中拿出100億元文化專項基金,統籌支持文化領域發展建設。”昨天,副市長魯煒代表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等情況時,用“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七大主要任務,將首都文化建設的近百個重點項目進行了系統梳理:

    任務一:宣傳踐行北京精神

    大力宣傳踐行“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通過新聞媒體和互聯網大力宣傳,用群眾“身邊的感動”引領社會風尚。持續開展“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主題活動,大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文化、文明進鄉村活動。

    任務二:實施精品戰略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糧

    在理論、文藝、新聞等各個領域打造一批“原創的、當代的、北京的”精品力作。設立首都文化貢獻獎,建設高水平的文藝理論和評論隊伍。積極實施出版、動漫、影視劇、網絡文化4大精品創作扶持工程。深入開展文明網站創建評選活動。

    任務三:實現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由“一街一品”向“一村一品”延伸;扶持一批首都標志性大型文化節慶活動;擴大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免費開放的活動內容、品種和數量;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達到100%全覆蓋和達標率的快速提升;支持建設國家美術館、奧運博物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形成一批首都文化新地標。

    任務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加快實施北京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形成“點、線、面”保護框架體系;結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努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探索形成政府、產權人、使用人和市場等多方參與的保護利用新模式,形成人口疏解和風貌保護的新途徑;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保護、傳承和監督檢查機制,實施中醫藥文化保護工程。

    任務五: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建設市級六大產業功能區、30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積極借鑒中關村模式,在創新科技與文化融合、與旅游等多業態領域的融合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規劃建設中影數字電影制作基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星光影視園、亦莊數字電視產業園等。

    任務六:深化改革打造一批首都文化航母

    擬組建文化資產管理委員會;每年集中拿出100億元文化專項基金,統籌支持文化領域發展建設;分兩批推動市屬53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企改制。

    任務七: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培養造就一批有影響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師和各領域領軍人物;加快建立劇作、評論、投資、媒體、營銷策劃、統籌管理6支隊伍;實施基層千名文藝骨干培訓工程,在全市各社區(行政村)配備基層群眾文化組織員7000余名;引進和匯聚一批職業素養好、開拓能力強、具有戰略思維和全球視野的文化產業發展領軍人才和創業團隊。

    (記者 王皓)

    相關鏈接

    市人大常委會建議將首都公共文明建設逐步上升為法律

    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專題調研、督辦議案和聽取專項工作報告,形成了關于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九點建議,對全國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建設的目標任務、發展理念及方式等進行了理論層面的深入探討。

    建議指出,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應承擔和發揮好“代表展示、向心凝聚、首善影響、示范帶動、服務保障”五大基本功能,做好充分保護、挖掘、利用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積淀,全面推進首都文化創新發展,用文化創新推動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三方面重點工作。

    要大力建設首都公共文明,確定公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準則和規范,共同約定、同意遵守、共同分享,健全首都公共文明建設的公共治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并逐步上升為法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