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提出“十二五”基本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框架

2011-11-30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9日公布,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會同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北京將基本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框架。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表示,《北京市“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時期首都金融業發展的指導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是全市“十二五”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要以推動首都金融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金融促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強首都金融的大協同、大服務、大發展。要進一步鞏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斷優化首都金融生態環境,著力完善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加強培養金融高端人才,深化金融創新,提升首都金融軟實力,打造國家金融創新中心、國家支付清算中心、國家債券市場管理中心、全國股權投資中心、全國財富管理中心、全國金融人才中心,基本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框架。

    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北京將力爭形成若干個萬億元級別和千億元級別的交易所;每年舉辦國際性金融活動10余次,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網絡的重要節點;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50家以上,小額貸款公司數量80余家,直接融資比重保持在60%以上,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4%左右,金融業的發展將為首都經濟結構優化和城市建設管理提供強力保障,為首都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提升提供有效支撐。

    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北京金融業發展將重點圍繞八大任務展開,即健全組織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強市場功能,提升資本輻射力;發展科技金融,提升創新引領力;完善產業金融,提升經濟貢獻力;加強環境營造,提升金融軟實力;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空間承載力;建設人才隊伍,提升資源集聚力;深化開放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

    “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加快推進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充分發揮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先行先試作用;探索發行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建立保障性住房長效融資機制;引導商業保險參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政策,鼓勵健康保險參與北京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爭取國家在消費金融、信用銷售領域的政策創新在京試點;大力實施“三通”工程,完善便民支付體系,豐富拓展支付渠道,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加大對城鄉結合部改造、小城鎮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溝域經濟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農業科技城建設等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力度;發揮北京作為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金融文化,塑造首都金融文化品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